DB41T_994-2014夏香菇林下生产技术规程PDF

xianggu***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生产技术 生产规程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大小:237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DF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2/3/21(发布于北京)

类型:积分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ICS65.020.20 DB41 B 05 河 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994—2014 夏香菇林下生产技术规程 2014-12-30发布 2015-03-01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1/T XXXXX—XXXX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食用菌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三门峡市农业局负责起草,三门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灵宝市菌类生产管理办公室参加 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建林、杜适普、王静、石景尚、闫红、刘小奎、郭杰。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王亚光、王炯、姜宇、孙水娟、徐赞吉、彭豪睿、赵慧源。 I DB41/T XXXXX—XXXX 夏香菇林下生产技术规程 1 2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夏香菇林下生产的术语定义、场地环境、栽培季节、菌种、生产技术和产品保鲜。 本标准适用于夏香菇的林下生产。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9687—1988 GB 12728—2006 GB 19170—2003 GB/Z 26587—2011 NY/T 528—2010 NY 5099—2002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食用菌术语 香菇菌种 香菇生产技术规范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 5358—2007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GB 12728—200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香菇 Lentinuld edodes (Berk·) pegler 香菇又名香蕈、香信、香菰、冬菇、椎茸(日本)。在分类学上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 纲、无隔担子菌亚纲、伞菌目、口蘑科、香菇属。 3.2 夏香菇 在每年 5月初至9月底,培育出的鲜香菇。 3.3 代用料 用来替代原木(段木)培植木腐性食用菌的原料(如木屑等)。 3.4 袋栽 在塑料袋内装料栽培的方式。 3.5 免割袋 不用割袋,菇蕾能够自行顶破钻出的紧贴培养料的一层薄塑料袋。 1 DB41/T XXXXX—XXXX 3.6 3.7 3.8 内袋 套在免割袋外面,用于保护免割袋、盛装培养料的一层较厚的塑料袋。 外袋 在香菇栽培过程中,接种后套在菌袋外面,用于防杂、保湿发菌的一层薄塑料袋。 林下生产 在行距 4~6m的人工阔叶林树荫下进行的香菇生产活动。 4 场地环境 4.1 4.2 按NY 5358—2007规定执行。 阔叶林下遮荫率80%以上的,加设遮荫率80%以上的遮阳网一层。若林下遮荫率低于80%,应加设 遮荫率90%以上的遮阳网一层。 5 栽培季节 在月平均气温稳定在 15℃~18℃时进行制袋接种。海拔为 300m以下的平原地区,在10月下旬至 12月下旬接种;海拔为400m左右的浅山丘陵区,于 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接种;海拔为600m以上的 高山地区,于 9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接种。 6 菌种 菌种宜选用中温偏高型优良品种;按照 NY/T528—2010进行生产;菌种质量符合GB19179— 2003的要求。 7 生产技术 7.1 配方选择 配方 1:阔叶树木屑 78%、麸皮 20%、石灰 1%、石膏 1%。适合高海拔地区。 配方 2:阔叶树木屑 83%、麸皮 15%、石灰 1%、石膏 1%。适合低海拔地区。 以上配方培养料含水量为 55%~60%,pH 6.5~pH 7.5。 7.2 菌袋制作 7.2.1 培养料选择 按照 NY 5099—2002选择原材料。山区栎类林木,平原地区蔷薇科果树等木屑均可采用。 7.2.2 拌料 按照 GB/Z 26587—2011执行。按配方要求比例,准确称取各种物料。加水搅拌均匀,达到原辅材 料混合均匀、加水搅拌干湿均匀、原料吸水充分。 2 DB41/T XXXXX—XXXX 7.2.3 装袋 按照 GB9687—1988选择塑料袋。常压灭菌应选用低压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所用免割袋规格为 17.5cm×60cm×0.001cm,内袋规格为 18cm×60cm×0.006cm,外袋规格为 20cm×65cm×0.002cm。 7.2.4 灭菌 常压灭菌,每锅灭菌湿料10000kg,底层料袋距地面不少于 20cm。开始大火猛烧,4h~6h底层 (由下往上数第二层)料温达 100℃时,保持 15h~20h,停火焖 5h以上。灭菌湿料每增加1000kg,灭 菌时间延长 1h,每锅灭菌湿料不得超过 20000kg。 7.2.5 冷却 灭菌后的料袋出锅送入消毒处理过的接种室或接种棚冷却降温,当料温降至 30℃时即可接种。 7.3 接种 7.3.1 消毒 料袋、菌种和接种工具送入接种箱后,按药品规定用量将气雾消毒剂点燃密闭熏蒸30min进行消 毒。 7.3.2 接种方法 按无菌操作技术规程进行,每袋单行接种3~4穴,穴深 3cm~4cm,直径2.5cm。菌种应塞满菌 穴,并突出料袋表面 1mm~2mm。接完一袋,立即套上外袋。接种结束后应及时通风。 7.4 发菌期管理 7.4.1 发菌期 7.4.1.1 码堆 将菌袋顺码排放在发菌棚、室内,堆高1m~1.5m。气温高时改为“#”形或“△”形堆,每堆 4~6层。 7.4.1.2 萌发 控制温度26℃~28℃,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下,遮光,微通风,不翻动,2d~3d后菌种萌发吃 料,6d后接种穴菌落直径达2cm~3cm。 7.4.1.3 翻堆 接种后 7d,菌落直径达 3cm~4cm时进行第 1次翻堆,将菌袋上下内外更换位置,以后每 7d~10d 翻堆 1次。结合翻堆对发生杂菌的菌袋,根据杂菌的特性进行隔离、焚烧、深埋。 7.4.1.4 解口 接种后 11d~15d,温度控制在 24℃左右,空气相对湿度 70%以下,加强通风。菌落直径达 6cm~ 8cm时,解开外袋的扎口绳,以增加透气量。 7.4.1.5 脱外袋 接种后16d~20d,温度控制在21℃~23℃,空气相对湿度 70%以下,加强通风。菌落直径达 3

版权所有: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2025 客服电话: 0411-88895936 18842816135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