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_995-2014榆黄蘑生产技术规程PDF

鸡蛋炒鸡***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生产技术 生产规程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大小:284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DF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2/3/21(发布于江苏)

类型:积分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ICS65.020.20 DB41 B 05 河 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995—2014 榆黄蘑生产技术规程 2014-12-30发布 2015-03-01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1/T 995—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食用菌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负责起草,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河南和 缘食用菌有限公司、郑州云涌科技有限公司单位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孔维丽、康源春、张玉亭、孔维威、袁瑞奇、焦扶危。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郑明立、祝秀花、韩玉娥。 I DB41/T 995—2014 榆黄蘑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榆黄蘑的产地环境、场地建设、原料要求、菌种制作、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 干制、病虫害综合防控、包装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榆黄蘑发酵料袋式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440 GB/T 5483 GB 5749 GB 9687 GB 9688 尿素 天然石膏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T 10463 GB/T 12728 玉米粉 食用菌术语 HG 2321 磷酸二氢钾 HG 2940 饲料级轻质碳酸钙 JC/T 479 NY/T 119 建筑生石灰 饲料用小麦麸 NY/T 528-2010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1742-2009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NY 5099-2002 NY 5358-2007 无公害食品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 农业部第62号令(2006年)《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袋式栽培 采用专用塑料袋为栽培容器的一种方式。 [GB/T 12728-2006,定义2.1.22] 3.2 1 DB41/T 995—2014 培养基 具有适宜的理化性质,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基质。 [GB/T 12728-2006,定义2.1.22] 3.3 3.4 3.5 培养料 为食用菌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的物质。如木屑、棉籽壳、麦麸、米糠等。 [GB/T 12728-2006,定义2.6.44] 消毒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有害微生物的方法。 [GB/T 12728-2006,定义2.5.10] 灭菌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一切微生物的方法。 [GB/T 12728-2006,定义2.5.11] 4 产地环境 4.1 基本要求 应符合NY 5358的相关规定。 栽培设施 4.2 弓形大棚、日光温室大棚、斜坡型大棚、半地下式大棚、普通民房均可用于种植榆黄蘑。 5 原料要求 5.1 主料 榆黄蘑栽培使用的主料为玉米芯、棉籽壳等,质量应符合NY 5099的规定。 5.2 辅料 榆黄蘑栽培使用的辅料为麦麸、玉米粉、尿素、磷酸二氢钾、轻质碳酸钙、石膏、石灰、水等。玉 米粉应符合GB/T 10463的规定,麦麸应符合NY/T119的规定,石膏应符合GB/T5483的规定,石灰应 符合JC/T 479的规定,磷酸二氢钾应符合HG2321的规定,尿素应符合GB2440的规定,轻质碳酸钙 应符合HG 2940的规定。 5.3 用水 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 2 DB41/T 995—2014 6 菌种制作 6.1 菌种制作要求 菌种制作应符合NY/T 528的规定。 7 栽培 7.1 栽培工艺流程 培养料配制→发酵→接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采收。 7.2 栽培容器 聚乙烯袋:长50cm~55cm,宽22cm~28cm,厚0.0015cm聚乙烯袋。 7.3 培养基配制 7.3.1 培养料配方 配方一:棉籽壳100 kg+石灰2kg。 配方二:棉籽壳100 kg+麦麸5kg+石膏1kg+石灰2 kg+磷酸二氢钾1kg。 配方三:玉米芯100kg+尿素1kg+石灰5kg。 以上配方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65~70%。 7.3.2 发酵 按培养基配方比例称好各种原辅料,玉米芯提前 1d预湿,加水拌匀建堆,堆高 0.8m~1.2m,宽长 根据场地定,用直径5cm~8cm的木棒在料堆顶上部每隔30cm~40cm垂直向下打透气孔,随后在料堆中 插入长柄温度计,用遮阳网覆盖,观察温度变化。温度上升至65℃保持24h翻堆,共翻堆4次。发酵10d, 第三次翻堆时加石灰水调节培养料含水量65%~75%。 7.4 装袋接种 接种量15%~20%,四层菌种,中间两层,两端各一层,边装袋边压实,培养料要求中间虚边缘实。 料袋装好后用直径0.5cm打孔器在菌袋两端接种处各扎2个通气孔。也可用直径4cm~5cm的套环加盖 体封口。 7.5 发菌期管理 7.5.1 菇棚消毒 提前7d用消毒液进行喷洒或气雾消毒剂熏蒸做消毒处理。用杀虫剂对菇棚进行杀虫处理,菌袋进 棚前菇棚应通风1d~2d。 7.5.2 摆放方式 棚内温度高于20℃菌袋单层摆放,中间预留空隙;棚内温度低于10℃,可摆放5~7层;棚内10℃~ 20℃,可摆放3~5层。 7.5.3 温度 3

版权所有: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2025 客服电话: 0411-88895936 18842816135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