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_946-2014黄伞生产技术规范PDF

大田化工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生产技术 生产规范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大小:207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DF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2/3/21(发布于吉林)

类型:积分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DB41 河 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946-2014 黄伞生产技术规范 2014 -07-09发布 2014 -09-09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1/T 946-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食用菌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汤阴县食用菌研究所、安阳市经济作物站、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汤阴县质量 技术监督局、汤阴森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汤阴县易发菌菜专业合作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志军、于三全、王森、陈文予、孔维威、张春红、陈刚。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王月娥、张联合、索好飞。 Ⅰ DB41/T 946-2014 黄伞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伞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菌种、产地环境、栽培季节、料袋制作、接种、发菌管 理、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及菌渣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黄伞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728-2006 食用菌术语 GB/T 5749 GB 9687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GB 9688 NY/T 528 NY/T 1935 NY/T 5358 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GB/T 12728-200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黄伞 黄伞 Pholiota adiposa(Fr.)Quél.,又名多脂鳞伞、柳树菌、柳蘑、黄柳菇等。隶属于担子菌门 〔Basidiomycota〕、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球盖菌科(Strophariaceae), 鳞伞属(Pholita)。 3.2 袋栽 将培养基质装入特制的塑料袋内栽培黄伞的方式。 3.3 料袋 装入培养基质后的特制塑料袋。 3.4 菌袋 长有黄伞菌丝体的料袋。 4 菌种 4.1 品种选择 1 DB41/T 946-2014 选择菌丝生长健壮、出菇整齐、抗杂、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优良品种。 4.2 4.3 菌种生产 母种、原种、栽培种生产按NY/T 528的规定进行。 质量要求 菌丝淡黄色、粗壮、浓密、无杂色、上下整齐一致,菌丝与瓶壁或塑料袋紧贴,上部内壁附有 少量水珠,无萎缩、脱壁现象。 5 产地环境要求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5358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要求。 6 栽培季节 春季栽培制袋时间为2月上旬至3月下旬,秋季栽培制袋时间为8月中旬至9月中旬。 7 料袋制作 原料选择 7.1 按NY/T 1935要求选料。 7.2 7.3 配方 配方1:阔叶树木屑78%、麸皮15%、玉米粉6%、碳酸钙1%。 配方2:玉米芯44%、棉籽壳40%、麸皮15%、石灰粉1%。 配方3:秸秆31%、棉籽壳30%、阔叶树木屑20%、麸皮15%、玉米粉3%、石灰粉1%。 配制 培养料配制用水应符合GB/T 5749规定,并达到两匀一充分(即料与料均匀、料与水均匀、料吸 水充分),春栽时含水量应控制在63%~65%,秋栽应控制在60%~62%。 7.4 装袋 选用高压聚丙烯或低压聚乙烯塑料袋,质量应符合 GB 9687或 GB 9688规定。规格为(17~ 18)cm×(33~35)cm×(0.004~0.005)cm筒袋或折角袋,袋膜厚薄要均匀无微孔。采用手工或 机械装袋,用棉塞、无棉盖体或扎口绳封口。装好的料袋应通体密实,每袋装湿料1.2kg~1.4kg。 7.5灭菌 料袋装入周转筐或编织袋内,逐层摆放入高压或常压灭菌锅内,高压灭菌,在0.14MPa~0.15MPa 条件下保持 2.5h~3h。常压灭菌袋温达100℃,恒温保持10h~12h。装容量较大时,灭菌时间应适当 延长。 7.6 冷却 灭菌后的料袋移入消毒后的冷却室或棚内,自然冷却,待袋温降至30℃以下接种。 2 DB41/T 946- 2014 8 接种 检查 8.1 消毒前对接种设施、工具、菌种等进行检查,如有破损或不达标现象,及时修复或淘汰。 8.2 消毒 接种箱(室、帐)应于接种前一天打扫、清洗干净,用消毒剂熏蒸或喷洒。料袋、菌种和接种 工具、75%酒精棉球瓶放入后,每立方米用气雾消毒剂4g~6g,点燃密闭熏蒸30min。 8.3 接种方法 接种人员双手、菌种瓶(袋)外壁用 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打开菌种,用经酒精灯火焰灭菌 后的接种工具去掉上层3cm左右的老化菌种,按无菌操作将菌种接入料袋。每瓶750mL容量的固体 菌种,可接料袋12个~15个(两端接种)或25个~30个(一端接种)。操作速度要快,尽量缩短 料面和菌种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 9 发菌管理 9.1 培养室消毒 培养室(棚)在进袋前打扫干净,通风2d~3d,密闭后用消毒剂进行喷撒或熏蒸24h。 9.2 菌袋摆放 初期将菌袋直立或平放于培养架上,待菌种定植后,可根据环境温度将菌袋码放培养,春栽外 界气温低于15℃码放5层~7层,秋栽外界气温高于20℃码放1层~3层。 9.3 环境调控 前7天室温控制在25℃~27℃,以后控制在22℃~24℃,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避 光,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9.4 检查翻袋 菌袋放入培养室 3d后,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于漏接、未萌发、感染杂菌的菌袋及时处理。 以后每隔10d翻袋一次,使发菌均匀一致,35d左右菌丝可发满袋。 9.5 菌袋后熟 菌丝发满袋后,在22℃~24℃环境下继续培养20d左右,待菌袋由浅黄变深,接种块处菌丝呈 黄褐色或有大量黄色水珠状分泌物时,菌丝生理成熟,进入出菇期管理。 10 出菇管理 10.1 菇棚整理 菇棚(房)清理干净后,用食用菌专用杀菌、杀虫剂,进行一次全面杀菌、杀虫处理。用砖块 在菇棚内横向或纵向摆放宽25cm~30cm(筒袋单排)或50cm~60cm(折角袋双排),高5cm~10cm 的墙基,行距80cm~100cm。 3

版权所有: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2025 客服电话: 0411-88895936 18842816135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