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ICS 65.020.20 B 05 DB41 河 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977—2014 毛木耳生产技术规范 2014-11-30发布 2014-12-30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1/T 977—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食用菌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周口市农业科学院、西华县滩上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方城县经济作物推广站、 周口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桃阁、闻亚美、罗峰、王生军、史国敏、冯春莹、王学侦。 I DB41/T 977—2014 毛木耳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毛木耳生产的原料要求、生产场地要求、品种选择与菌种准备、菌袋生产、发菌管 理、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干制和包装贮藏。 本标准适用于毛木耳自然季节下人工袋式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440 GB 4285 GB/T 5483 GB 5749 尿素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天然石膏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GB 9687 GB/T 12728-2006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食用菌术语 GB/T 13382 NY/T 119 NY/T 528 食用大豆粕 饲料用小麦麸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 5099 NY 5358 JC/T 479 HG 2940 无公害食品 无公害食品 建筑生石灰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 饲料级 轻质碳酸钙 3 术语和定义 GB/T 12728-200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毛木耳 毛木耳(AuriculariaPolytricha)在分类上属于真菌界、担子菌门、担子菌纲、木耳目、木耳科 、木耳属。 3.2 黄背木耳 毛木耳中的一种,耳片背面的绒毛制干后呈黄色。 3.3 白背木耳 1 DB41/T 977—2014 毛木耳中的一种,耳片背面的绒毛制干后呈白色。 3.4 培养基 具有适宜的理化性质,可用于微生物生长的基质。 3.5 培养料 为毛木耳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物质的物质。如木屑、棉籽壳、麦麸、米糠等。 3.6 料袋 特制的聚乙烯塑料袋中,装入代用料后统称为料袋。 3.7 菌袋 生长有毛木耳菌丝体的料袋。 3.8 制袋 种植毛木耳时,从拌料到装袋、灭菌、接种的过程。 3.9 消毒 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消除有害微生物的方法。 3.10 灭菌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一切微生物的方法。 3.11 抢温接种 当料袋温度冷却到临界温度(28℃~32℃)时,进行快速接种,使菌种快速定植的过程。 3.12 豆粕 大豆经浸出法(预榨浸出或直接浸出)制得的适合食品加工用的松散的富含蛋白质的物料。 4 原料要求 主料 4.1 4.1.1 基本要求 应符合NY 5099的规定。 4.1.2 杂木屑 选用适合毛木耳生长的阔叶树种的木屑。 4.1.3 棉籽壳、玉米芯 应新鲜、干燥,颗粒松散,色泽正常,无霉烂、无结团、无异味、无混杂物。 4.2 辅料 2 DB41/T 977—2014 4.2.1 基本要求 辅料中麦麸、轻质碳酸钙、石膏、豆粕应新鲜、干燥、无虫、无霉变、无异味。 4.2.2 麦麸 应符合NY/T 119的规定。 4.2.3 轻质碳酸钙 应符合HG 2940的规定。 4.2.4 石膏 应符合GB/T 5483的规定。 4.2.5 生石灰 应符合JC/T 479的要求。 4.2.6 尿素 应符合GB 2440的规定。 4.2.7 豆粕 应符合 GB/T 13382的规定。 4.3 水 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 5 生产场地 5.1 场地选择 产地环境应符合NY 5358的规定。应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通风向阳、环境卫生、空气清新、 交通便利、无污染源的场所。 5.2 耳棚搭建 耳棚建筑应具有既能保温又能降温、耐用等特点,棚顶应有覆盖物,具有防雨、遮阳、挡风等基 础设施,所用材料均应无毒、无害、无挥发性刺激成份,应符合国家的相关卫生安全标准。 5.3 耳棚高度 最常用的屋脊形耳棚,边行立柱应不低于1.8 m~2.0 m,中间高度不低于2.2m~2.4 m。 5.4 分区与布局 5.4.1料场与仓库 宜选择在便于车辆进出的位置,方便原料装卸。 5.4.2制袋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