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作者 : 薛凤霞
单位 : 天津医科大学
第十八章
外阴及阴道炎症
(第1节)
第一节 阴道微生态
重点难点
了解女性阴道微生态及其评价系统。
妇产科学(第9版)
外阴及阴道炎症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各年龄组均可发病
外阴及阴道炎症可单独存在,也可两者同时存在
常见的阴道炎症包括:
细菌性阴道病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滴虫阴道炎
需氧菌性阴道炎
萎缩性阴道炎
妇产科学(第9版)
概述
阴道微生态
第一节
妇产科学(第9版)
阴道微生态
阴道微生态是由阴道微生物群、宿主的内分泌系统、阴道解剖结构及阴道局部免疫系统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
阴道内正常微生物群
妇产科学(第9版)
妇产科学(第9版)
阴道微生态平衡及影响因素
使阴道鳞状上皮增厚
并增加糖原含量
维持阴道酸性环境
维持阴道黏膜免疫功能
阴道内优势菌
分泌H2O2、细菌素等
竞争排斥,防御感染
黏膜屏障作用
免疫调节作用
阴道正常pH值≤4.5,多在3.8~4.4
有利于乳酸杆菌生长
抑制其他病原菌生长
妇产科学(第9版)
相互依赖
相互制约
动态平衡
阴道微生态平衡示意图
妇产科学(第9版)
阴道微生态平衡破坏,阴道炎症发生
雌激素水平低下
婴幼儿可发生婴幼儿外阴炎
绝经后女性可发生萎缩性阴道炎
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表现
阴道壁充血水肿、可见出血点
妇产科学(第9版)
阴道的酸性环境改变,不利于乳杆菌生长:
如频繁性交(性交后阴道pH值可上升至7.2并维持6~8小时)、阴道灌洗等,若厌氧菌过度生长,可导致细菌性阴道病
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表现
阴道分泌物稀薄、均质
妇产科学(第9版)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可抑制乳杆菌生长
若真菌过度生长,可导致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阴道分泌物性状
阴道分泌物呈豆渣样
妇产科学(第9版)
外源性病原体入侵
如阴道毛滴虫的侵入,可导致滴虫阴道炎
滴虫阴道炎阴道分泌物性状
阴道分泌物泡沫、脓性
妇产科学(第9版)
阴道微生态评价及临床应用
阴道微生态评价系统包括形态学检测和功能学检测两部分
目前以形态学检测为主,功能学检测为辅
妇产科学(第9版)
阴道微生态评价——形态学检查
正常阴道分泌物革兰染色镜检图片(1000×)
背景菌落为阴道内优势菌乳杆菌(箭头所指)
正常阴道分泌物湿片相差显微镜镜检图片(400×)
背景菌落为阴道内优势菌乳杆菌(箭头所指)
妇产科学(第9版)
细菌性阴道病阴道分泌物革兰染色镜检图片(1000×)
细菌性阴道病阴道分泌物湿片相差显微镜镜检图片(400×)
妇产科学(第9版)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阴道分泌物革兰染色镜检图片(1000×)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阴道分泌物湿片镜检图片(400×)
妇产科学(第9版)
滴虫阴道炎阴道分泌物革兰染色镜检图片(1000×)
滴虫阴道炎阴道分泌物湿片
相差显微镜镜检图片(400×)
妇产科学(第9版)
需氧菌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革兰染色镜检图片
背景菌落非乳杆菌,为革兰染色阴性菌
箭头所指为白细胞(1000×)
需氧菌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湿片
相差显微镜镜检图片(400×)
箭头所指为白细胞
妇产科学(第9版)
萎缩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革兰染色镜检图片(1000×)
萎缩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湿片
相差显微镜镜检图片(400×)
妇产科学(第9版)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合并细菌性阴道病
阴道分泌物湿片相差显微镜镜检图片(400×)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合并细菌性阴道病
阴道分泌物革兰染色图片(1000×)
妇产科学(第9版)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合并需氧菌性阴道炎
阴道分泌物湿片相差显微镜镜检图片(400×)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合并需氧菌性阴道炎
阴道分泌物革兰染色图片(1000×)
妇产科学(第9版)
阴道微生态评价系统在阴道感染的诊治中起着主要作用
阴道微生态评价系统:
可准确诊断单一病原体的阴道感染
可及时发现各种混合阴道感染
对评价杀灭病原体后阴道微生态的恢复也具有指导意义
雌激素、局部pH值、乳杆菌以及阴道黏膜免疫系统在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
阴道微生态评价系统包括
形态学检测(为主)
功能学检测(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