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作者 : 陶光实
单位 : 中南大学
第二十四章
外阴肿瘤 vulvar neoplasms
第一节 外阴良性肿瘤
第二节 外阴鳞状上皮内病变
第三节 外阴恶性肿瘤
重点难点
熟悉外阴癌的临床特点、病理、转移途径、诊断及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了解外阴良性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筛查手段、处理原则及随访方法;
了解外阴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分类及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筛查手段、治疗原则和随访方法。
外阴良性肿瘤vulvar benign neoplasms
第一节
外阴良性肿瘤较少见,主要包括
外阴乳头瘤
纤维瘤
汗腺瘤
脂肪瘤
平滑肌瘤
神经纤维瘤 neurofibromatosis
外阴鳞状上皮内病变
第二节
命名及分类
以往分类
外阴鳞状上皮内瘤变
原位癌
外阴鲍文病
Queyral增殖性红斑
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女性生殖器肿瘤分类:
不同外阴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比较
病理
上皮层内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增生伴核异型、核分裂增加。病变始于基底层,严重时向上扩展甚至占据上皮全层。
症状
无特异性,主要为外阴瘙痒、皮肤破损、烧灼感及溃疡等。
不同外阴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示意图及病理
体征
病灶可发生在外阴任何部位,可见外阴丘疹、斑点、斑块或乳头状疣,单个或多个,融合或分散,灰白或粉红色;少数为略高出皮肤的黑色素沉着。
外阴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病变部位外观
诊断
临床症状+体征
确诊靠病理学检查
注意: 多点活组织病理检查
注意深度
阴道镜检查或采用1%甲苯胺蓝或3%~5%醋酸涂抹外阴病变皮肤有助于提高病灶活检的准确率
鉴别诊断
外阴湿疹
外阴白色病变
痣
黑色素瘤
棘皮瘤
治疗
治疗目的:消除病灶,缓解症状,阻断浸润癌发生。
治疗决策时应考虑:
①疾病因素:包括患者年龄、症状,病变的位置和大小、病理类型、病变级别;
②治疗方式对外阴形态和功能的影响。从而制订个体化方案。
LSⅠL的处理:无症状者可不治疗,定期随访。有症状者,可局部用药,激光治疗适用于病灶广泛的年轻患者。
HSⅠL的处理:病灶局限的病变可采用病灶局部表浅切除术。较大融合型病灶或病变较广泛或为多灶性,尤其疑为浸润癌时,可考虑行外阴皮肤切除术。病变累及阴蒂周围或肛周可采用CO2激光消融术。
分化型外阴上皮内瘤变的处理:由于病变会迅速发展为浸润癌,需彻底切除病灶,老年、病灶广泛的患者可采用单纯外阴切除术,手术切除范围包括外阴皮肤及部分皮下组织,不切除会阴筋膜。合并外阴浸润癌者,则按外阴癌处理。
外阴恶性肿瘤vulvar malignancies
第三节
外阴恶性肿瘤主要包括
外阴鳞状细胞癌(最常见,占80%~90%)
外阴恶性黑色素瘤
外阴基底细胞癌
外阴前庭大腺癌
外阴疣状癌
外阴肉瘤等
一、外阴鳞状细胞癌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40%~60%的外阴癌及90%的外阴癌前病变与HPV感染相关,其中16型感染超过50%;
非HPV感染相关病变,如外阴硬化性苔癣、分化型外阴鳞状上皮内瘤变等。
病因
病理
镜下见多数外阴鳞癌分化好,有角化珠和细胞间桥。前庭和阴蒂的病灶倾向于分化差或未分化,常有淋巴管和神经周围的侵犯 。
外阴鳞状细胞癌病理图片
症状
外阴瘙痒
局部肿块或溃疡,合并感染或较晚期癌可出现疼痛、渗液和出血。
体征
早期呈局部丘疹、结节或小溃疡
晚期见不规则肿块,腹股沟淋巴结可肿大。
外阴鳞状细胞癌病变部位外观
直接浸润
淋巴结转移
血行播散罕见,仅发生于晚期
转移途径
外阴鳞状细胞癌转移途径
外阴癌FⅠGO分期 (2009年)
诊断
病史及症状结合妇科检查。
组织学检查:对一切外阴赘生物溃疡和可疑病灶,均需尽早做活组织病理检查。
外阴细胞学检查、影像检查(超声、磁共振、CT、全身PET-CT)、膀胱镜和直肠镜检查、HPV检测、血清HⅠV检测等有助于诊断。
治疗
治疗原则
早期肿瘤以手术为主,局部晚期肿瘤手术结合放疗,转移病例姑息、对症及支持治疗。对早期患者在不影响预后的前提下,尽量缩小手术范围,最大限度保留外阴的正常结构,以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
手术治疗
早期肿瘤:先行病灶活检,根据病变大小及浸润深度分期,然后按分期决定术式。
ⅠA期行外阴局部扩大切除术,术后随访即可。
ⅠB期者根据病灶位置决定术式:
单侧病变(病灶距外阴中线≥2 cm),行局部广泛切除术或改良广泛外阴切除术及单侧腹股沟淋巴结评估(前哨淋巴结绘图活检或单侧腹股沟/股淋巴结切除术);
中线部位病变(前部或后部),行局部广泛切除术或改良广泛外阴切除术及双侧腹股沟/股淋巴结评估(前哨淋巴结绘图活检或双侧腹股沟/股淋巴结切除术);
术后均根据原发灶及淋巴结的病理结果决定辅助治疗。
手术治疗
局部晚期肿瘤(病灶>4cm的Ⅱ期和Ⅲ期):腹股沟淋巴结和外阴病灶分步处理。先行影像学评估和淋巴结病理检查,再根据结果采取个体化的手术或与放化疗结合的综合治疗。
肿瘤转移超出盆腔:可考虑局部控制或姑息性外照射放疗和(或)全身治疗,或者采用最佳的支持治疗。
放射治疗
术前辅助治疗;
转移淋巴结区域照射;
术后辅助治疗。
化学药物或靶向治疗
多用于晚期癌或复发癌综合治疗
预后及随访
预后:外阴癌的预后与分期有关,其中以淋巴结转移最为密切。
随访:术后应定期随访。第1年内每1~2月1次,第2年每3月1次,3~4年可每半年1次,5年或以后每年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