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专栏 > 标准 >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标准 > 地方标准 > DB32∕T_2848-2015小麦扬辐麦5号生产技术规程PDF

DB32∕T_2848-2015小麦扬辐麦5号生产技术规程PDF

勇敢的小***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生产技术 生产规程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大小:273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DF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2/3/21(发布于上海)

类型:积分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ICS 65.020.20 B 22 DB32 备案号:47732-2015 江 苏省地方标准 DB32/T 2848-2015 小麦扬辐麦5号生产技术规程 The Technical Rules For Production Of Wheat Cultivar Yangfumai 5 2015-10-20发布 2015-12-20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2/T 2848-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制。 本标准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建华、陈秀兰、张容、何震天、王锦荣、周如美、徐卯林、陆成彬、魏志明。 DB32/T 2848-2015 小麦扬辐麦5号生产技术规程 1 2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扬辐麦5号原种及良种生产技术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扬辐麦5号的种子生产。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543.5—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 GB/T 3543.6—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 GB 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原种生产 3.1 播种时间、播种量和播种方法 原种生产采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生产,适宜播期 10月 25日~11月 5日,将育种家种子条播于原种 圃,按(6~8)万基本苗/亩精量播种,扩大繁殖系数。 3.2 鉴定与去杂去劣 齐穗后、成熟前分别进行纯度鉴定,鉴定标准参考附录A。根据GB/T3543.5—1995要求,严格拔 除杂株、劣株,并携出田外。 3.3 种子收获、保管和检验 原种圃收获后,应在专场脱粒及时晒干。在收获、运输、晾晒和脱粒等过程中,严防机械、人为混 杂。入库前,整理好风干(挂藏)室或仓库,备好种子架、布袋等用具。脱粒后将当选的种子分别装入种 子袋,袋内外各附一个标签,并根据田间排列号码,按顺序储藏。储藏期间保持室内干燥,种子水分小 于13%,并用磷化锌熏蒸。对符合GB4404.1—2008原种标准的签发合格证书;不合格的原种予以淘汰。 4良种生产 4.1播前准备 1 DB32/T 2848-2015 4.1.1种子处理 4.1.1.1晒种 (1~2)d。 4.1.1.2选种 人工或精选机去杂、去劣、去小粒,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1-2008。 4.1.1.3药剂拌种 每(8~10)kg种子用立克秀(16~20)g兑水500mL拌种。 4.2播种 4.2.1播种期 适宜播期10月25日~11月5日。 4.2.2播种量 播种量8~10kg/亩,适宜基本苗(14~16)万/亩。 4.2.3播种方式 板茬少免耕机条播,一次完成旋耕、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等工序,行距 25cm,播深(2~3) cm。亦可采用撒播或套播的种植方式。 4.3沟系配套 4.3.1 外沟 外三沟在前作收获前人工清理开挖,沟系配套,逐级加深,隔水沟深 100cm以上,导渗沟深120cm 以上,排水沟深150cm以上。 4.3.2 内沟 内三沟于播种后进行机械开沟或人工开挖(指地头沟和腰沟),宜每(3~4)m开挖一条竖沟,沟 深(20~30)cm。距田两端横埂(2~3)m,各挖一条横沟,沟深(30~40)cm,长条田每(30~50)m 挖一条横沟,内外沟配套相通。 4.4田间管理 4.4.1 施肥 4.4.1.1肥料用量 氮肥施纯氮(16~18)kg/亩、P2O5(6~7)kg/亩、K2O(6~7)kg/亩。 4.4.1.2 肥料运筹 氮肥的施肥比例以基肥:分蘖肥(平衡肥):拔节肥:穗肥:为4:2:2.5:1.5;磷、钾肥基肥略多于 追肥,基追肥比例为5.5:4.5。 4.4.1.3 基肥 施45%复合肥(20~25)kg/亩,尿素7.5kg/亩。 2 DB32/T 2848-2015 4.4.1.4 分蘖肥 三叶一心亩施尿素(7~8)kg/亩。 4.4.1.5 拔节肥 在小麦基部节间接近定长、叶龄余数2.5叶时施,施尿素(9~10)kg/亩。 4.4.1.6 孕穗肥 在叶龄余数(0.8~1.2)叶时,亩施45%复合肥(16~18)kg/亩。 4.4.2 病虫草害防治 4.4.2.1在生产过程中对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严格控制使用化学农药,农药 使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 4.4.2.2农业防治:合理轮作换茬,清除沟渠路边杂草、破坏病虫滋生场所、压低病虫草发生基数。 4.4.2.3化学防治:根据田间病虫草发生特点,选用高效、低残药剂,适时适量防治。并注意合理混用、 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理或具有负交互抗性的药剂,克服和推迟病虫害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 4.4.2.4主要防治对象: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蚜虫和粘虫。具体施用药剂及防治方法见附录B。 4.4.3抗逆 4.4.3.1抗旱 播后墒情不适,当土壤耕作层20cm内含水量降至60%以下,需要灌出苗水,促进及时出苗。注意不 可大水漫灌,以防烂芽、闷芽。 4.4.3.2降渍 开挖好内外三沟,沟系配套。 4.4.3.3防冻、抗冻 冻害预防:采用镇压、覆盖、化控等措施防止冻害;冻害补救:发生冻害后,根据冻害发生的严重 度增施恢复肥。小麦拔节前受冻,一般不施用恢复肥,但拔节后发生冻害应及时补施恢复肥,减轻冻害 损失。恢复肥追施数量应根据小麦冻害严重度确定,茎蘖冻死率(30~50)%,一般施用尿素(5~10)kg/ 亩。 4.4.3.4倒伏 扩行精播、培育壮苗,建立合适群体。较大群体田块拔节初期(2月底3月初)可用15%多效唑可湿 性粉剂(50~75)g/亩进行叶面喷雾。 4.5鉴定与去杂去劣 同3.2 4.6收获 5月底至6月初,经验收合格的种子田,小麦腊熟末期及时收割,收获后需及时晒干扬净或烘干,籽 粒含水量应符合GB/T 3543.6—1995要求,必须低于13%,贮藏于通风干燥处。 3

版权所有: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2025 客服电话: 0411-88895936 18842816135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