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ICS65.020.20 B22 DB32 备案号:47730-2015 江 苏省地方标准 DB32/T 2846-2015 小麦品种扬麦22 Wheat Cultivar Yangmai 22 2015-10-20发布 2015-12-20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2/T 2846-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结构和编写》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扬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伯桥,张勇,张晓,张晓祥,朱冬梅,汪尊杰,程凯,刘业宇,江伟。 1 DB32/T 2846-2015 小麦品种扬麦22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品种扬麦22的来源和类型、特征特性、品质特征、产量结构、适应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小麦品种扬麦22。 2 来源和类型 2.1 来源 1998年以扬麦9号(来自于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为母本,白粉病抗源97033-2(江苏省 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抗白粉病的中间材料)为父本杂交,再连续二次回交,采用系谱法选 择于2005年育成新品系扬06G5,2012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2004)。 2.2 类型 春性,红皮小麦。 3 特征特性 特征 3.1 3.1.1 苗 芽鞘绿色,幼苗直立,叶色深绿色。 3.1.2 植株 株高(80~85)cm,抽穗期中,花药黄色,茎秆有蜡质,剑叶长度(16~20)cm,剑叶宽度(1.7~ 2.1)cm,剑叶姿态直立,叶片无茸毛。 3.1.3 穗 穗长(9.0~10.5)㎝,小穗数(18~22)个,穗纺锤形,长芒;颖壳白色,护颖长圆形、无茸毛, 护颖肩形状为方肩,护颖嘴形状为延伸芒状,护颖脊明显,每穗结实粒数(38~41)粒。 3.1.4 籽粒 粉质,椭圆形,腹沟浅,容重(775~800)g/L,千粒重(39~42)g。 3.2 特性 3.2.1 熟性 全生育期(205~208)天,比扬麦158迟2天,中熟,熟相较好。 2 DB32/T 2846-2015 3.2.2 分蘖性 分蘖力较强。 3.2.3 抗逆性 3.2.3.1 白粉病抗性 人工接种鉴定抗性为高抗(HR级),田间表现高抗(HR级)。 3.2.3.2 赤霉病抗性 人工接种鉴定抗性为中感(MS级),田间表现为中感-中抗(MS-MR级)。 3.2.3.3 纹枯病抗性 人工接种鉴定纹枯病抗性中感(MS级),田间表现中感(MS级)。 3.2.3.4 锈病抗性 人工接种鉴定高感条锈、叶锈(HS级)。 3.2.3.5 抗倒伏性 抗倒较好。 3.2.3.6 耐寒性 耐寒中等。 3.2.3.7 穗发芽抗性 高抗穗发芽。 3.3 品质特性 出粉率(68~72)%,沉降值(24.5~31)ml,降落数值≥300s,干基粗蛋白含量(11.5~14.0)%, 湿面筋含量(24.5~30.0)%,面团稳定时间(1.5~4.5)min。 3.4 产量结构 (450~550)kg/亩产量结构一般为:有效穗(30~32)万/亩,每穗粒数(39~45)粒,千粒重(40~42)g。 4 适应范围 江苏淮南麦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