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DB32 ICS65.150 B52 备案号:44828-2015 江 苏省地方标准 DB32/T 2748-2015 黄颡鱼后备亲本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Operating Procedure for Backup Parents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yellow catfish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2015-02-15发布 2015 - 04- 15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2/T 2748-2015 前 言 本规程编写遵循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本规程由常州市武进名优水产引繁推广中心提出并负责起草。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沈全华、朱一萍、王建清、褚秋芬、黄桦、朱晓荣、岳益超、蒋全南。 I DB32/T 2748-2015 黄颡鱼后备亲本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后备亲本生产的环境条件、隔离 培育及病害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黄颡鱼后备亲本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NY/T 1351-2007 黄颡鱼养殖技术规程 NY 5071无公害食品 NY 5072无公害食品 NY 5361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 1008-2012淡水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技术规范 3 环境条件 3.1 水源 水源充沛,周边三公里内无工业污染。 3.2 水质 水质清新,溶氧应不小于 5mg/L,PH为 7.0~8.5,透明度应大于 35cm。其余指标应符合 NY 5361 的规定。 4 后备亲本隔离培育 4.1 池塘条件 池塘应采取隔离措施。后备亲本培育池以2000m~6670m,水深2m~3m为宜,池底平坦,淤泥深 2 2 度少于10cm,具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 4.2后备亲本的来源与要求 4.2.1 来源 当年培育的大规格鱼种。 4.2.2 要求 不同水域原种亲本繁殖的F1代大规格一龄鱼种或目标子代一龄鱼种。 4.3 后备亲本放养 1 DB32/T 2748-2015 4.3.1 放养前准备 清塘消毒按SC/T 1008和NY5071规定执行。 4.3.2 放养时间 后备亲本放养宜在上年11月份水温下降至10℃以前或当年3月份黄颡鱼开始摄食后入池,专池培 育。 4.3.3 质量与规格 应选择规格15g/尾以上的大规格鱼种为后备亲本,质量符合NY/T1351相关规定。 4.3.4 放养密度 每667㎡放养黄颡鱼后备亲本4000尾,并搭配规格为6尾/kg~10尾/kg的鲢鱼100尾,规格为6 尾/kg~8尾/kg的鳙鱼10尾。 4.4 培育与管理 水质管理 4.4.1 4.4.1.1 保持水质“活、嫩、爽”,溶氧充足。 4.4.1.2 应按2000㎡~3300㎡设置一台3千瓦增氧机,5月~10月份晴天中午、晚上各开增氧机一 次,每次1h~2h;阴雨天或气压低时适当延长开机时间。 4.4.1.310d~20d换水一次,换水量为10cm~15cm,7月至9月,每7d~10d换水一次,换水量为15cm~ 20cm。 4.4.1.4 4.4.2 隔20d~30d使用生石灰改善水质,调节PH。生石灰用量450kg/h㎡~600kg/h㎡。 投饲管理 饲料要求 4.4.2.1 饲料符合GB13078和NY5072的规定。配合饲料主要营养成分中粗蛋白含量≥38%,饲料中动植物 蛋白比例为3:1。 4.4.2.2 饲料的投喂 4.4.2.2.1 4.4.2.2.2 4.4.2.2.3 4.4.2.2.4 坚持“四定”投饲原则,同时根据天气、水温和鱼的摄食情况灵活增减或停食。 投饲方式:每2000㎡~3300㎡搭摄食台一个,饲料应投在规定食台内。 日投时间:每日投喂2次,上午5:00~7:00,下午16:30~18:30。 投喂量:水温稳定在12℃以上时开始投喂,日投喂量为黄颡鱼总重量的0.5%~3.0%。具体 根据摄食情况增减。 4.4.3 日常管理 4.4.3.1 巡塘:早晚各巡塘一次,观察天气、水质变化和鱼的活动、摄食情况,确定相应的饲养管理 措施。 2 DB32/T 2748-2015 4.4.3.2 防止浮头和泛塘事故:遇到闷热天气或午后至傍晚下雷阵雨时应加强巡塘,预测鱼类浮头, 提前开机增氧与水质调节,以防发生严重浮头与泛塘事故。 4.4.3.3 清杂、清洗及消毒:每天捞取残饵及病死鱼,定期清除池边杂草和池中杂物,清洗食台并消 毒。 4.4.3.4 防逃:检查进出水口,防止鱼类逃逸。 4.5 其他要求 应符合NY/T 1351和SC/T1008的相关规定。 5.病害防治 5.1 病害防治原则 以防为主,防重于治。采用生态、药物、免疫等措施综合防治。 5.2 预防 5.2.1 定期添加新鲜水、使用生石灰、EM菌、开增氧机等,改善水质。 5.2.2 定期在饲料中添加食盐、大蒜素、维生素C、维生素E、甜菜碱、黄芪多糖等,具体用量按标签 说明。 5.2.3 5.3 其他预防方法按NY/T 1351规定执行。 治疗 5.3.1 黄颡鱼后备亲本培育阶段重点鱼病为头部“一点红”病,其病原体为细菌。治疗方法为全池连 续泼洒消毒剂2-3次,隔天一次;同时内服抗菌药物,连用4d~6d。外用消毒剂与内服抗菌剂的品种、 用量按NY 5071规定使用。 5.3.2 其他鱼病可按无鳞鱼鱼病常规方法进行治疗。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