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专栏 > 标准 >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标准 > 地方标准 > DB32∕T_2819-2015巴西蘑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PDF

DB32∕T_2819-2015巴西蘑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PDF

baxian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大小:312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DF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2/3/21(发布于上海)

类型:积分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ICS65.020.20 B 39 DB 32 备案号:47187-2015 江 苏省地方标准 DB32/T 2819—2015 巴西蘑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Brazil mushroom factory-technical regulations 2015-09-10发布 2015-11-10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 32/T 2819—2015 前 言 本标准的编写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编 写。 本标准由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建新、李长田、杨华平、荆祎、邹秀龙 I DB 32/T 2819—2015 巴西蘑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巴西蘑菇工厂化生产的生产条件、生产技术、病虫害预防、采收及采后管理、鲜菇处 理及包装、贮存、运输与菌渣综合利用、生产记录等有关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巴西蘑菇工厂化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GB 5749 GB 70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食用菌卫生标准 NY 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 5358无公害食品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 NY/T 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 DB32/T 2199 生产条件 食用菌清洁生产技术规程 3 3.1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 GB 3095与NY 5358的标准规定。 3.2 菇房要求 3.2.1 菇房结构 单间菇房的规格为宽7m,长12m,高3.5m。菇房采用钢架结构,墙体为厚10cm聚氨酯夹芯彩钢板。 菇房地面底层夯实,中层平铺5cm厚的泡沫板,上层地面硬化。菇房顶部成弧形,间隔2米设置一个排气 孔。菇房一侧设置入口门,宽0.8m,高1.8m;菇房两侧上中下位置开窗口,窗口大小为40cm×50cm,两 侧窗口对应开设。 3.2.2 床架设计 室内两侧床架的宽0.6m,中间床架的宽1.2m。床架与床架之间相距0.7m。床架共为5层,底部距地 面0.3m,上下层的间距0.6m。床架每层四周设置边框,高0.25米。床架镀锌钢材制作,结构牢固。 1 DB 32/T 2819—2015 3.2.3 设备条件 3.2.3.1 制冷系统 每间菇房配置一台功率相匹配的制冷机组。 3.2.3.2 通风系统 每间菇房配置一套包括排风扇、空气过滤器、高压离心机组成的通风装置。 3.2.3.3 加湿系统 每间菇房安装9kg/H超声波加湿器1台。 3.2.3.4 光源 每间菇房安装40W节能灯5盏~6盏。 投入品要求 3.3 3.3.1 生产用水 生产用水应符合 GB 5749标准规定。 3.3.2 培养基质 培养基质应符合 NY 5099标准规定。 3.3.3 农药使用 农药使用应符合 NY/T 393标准规定。 3.3.4 肥料使用 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394标准规定。 4 生产技术 清洁生产管理参照 DB32/T 2199标准规范进行。 4.1 菌种繁育 4.1.1 品种选择 选用同步性好、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适应工厂化生产环境的优良菌株。 4.1.2 菌种制作 按照 NY/T 528标准规范操作。 4.1.3 质量要求 菌种质量要求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培养料配制 4.2 2 DB 32/T 2819—2015 4.2.1 配方 配方一:稻草(或麦秸)65%、干粪类15%、棉籽皮16%、饼肥0.5%、尿素0.5%、过磷酸钙1%、石灰 粉1%,石膏粉1%。 配方二:玉米秆(或麦秸)80%、牛粪粉15%、饼肥1%、石膏粉3%、石灰粉1%;另加尿素0.4%或硫酸铵 0.8%。 配方三:稻草(或麦秸)47%、木屑45%、过磷酸钙2%、硫酸铵1%、石膏粉3%、石灰粉2%;另加尿素0.3%。 4.2.2 发酵 4.2.2.1 室外前发酵 发酵时间一般为20d~25d。高温季节13d~16d;低温季节时间应稍长一些。 发酵程序为预堆→建堆→翻堆: ——预堆:将秸秆类培养料浸入1%~2%石灰水中,浸泡2h~3h,捞起沥至不滴水,堆积成宽 1.5m、高1.5m、长度不限的堆,预堆时间1d~2d,使秸秆等软化,吃水匀透。畜禽粪类提前 捣碎晒干,加适量的水,预先堆积1d~2d。 ——建堆: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方便的地方建堆。地面上撒一层石灰,先铺一层预堆秸秆料,厚 15cm~20cm,宽 1.2m~1.5m,长度不限,然后在上面撒一层预堆粪料,接着铺第二层预堆秸 秆料,再撒一层预堆粪料,如此层层往上堆积至高1.2 m~1.5m。从堆第三层开始喷水调湿, 喷水量视料干湿情况而定。一般堆料中层少喷水,上层多喷水。建堆中插竹笔或木棒,建好 后抽出形成通气孔。堆顶成龟背形,上盖湿秸秆和塑料薄膜保温,3d后去掉塑料薄膜。 ——翻堆:一般按照5-4-3程式进行翻堆,即自建堆起,每间隔5d,4d、3d翻一次堆,共 3 次。夏季建堆3d~4d后,或春季建堆5d~7d后,当堆温升至65℃以上时,则进行第1次翻 堆。 注:堆温的测定一般以圆柱形温度计插入料堆深约33cm处为标准。 4.2.2.2 室内后发酵 前发酵结束后,趁料温上升到50℃时运入菇房,集中堆放在第二层及以上层床架上,关闭所有门 窗,并输入蒸汽升温,在8h~10h内,使室温升至58℃~62℃,保持6h~8h。然后停止加温,使料温保 持48℃~52℃,维持2d~3d,若前发酵料腐熟度较低则应维持时间长一些。 4.2.2.3 质量判断 后发酵结束时的培养料呈棕褐色,腐熟均匀,富有弹性,秸秆一拉即断,疏松,不臭,不粘,含 水量在62%~72%,ph值约7.5。 4.3 栽培管理 铺料 4.3.1 当料温降至30℃以下时,将料均匀铺在床架上,厚度15cm~20cm。 4.3.2 播种 播种方法以穴播加撒播为好。每平方米用谷粒菌种2~3瓶或草木菌种3~5瓶。 播种操作程序如下: ——先将经严格挑选的菌种,用酒精棉球或 0.1%的高锰酸钾消毒瓶口和瓶壁,然后去掉封口,挖 3

版权所有: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2025 客服电话: 0411-88895936 18842816135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