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专栏 > 标准 >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标准 > 地方标准 > DB32∕T_1953-2011沿江农区弱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PDF

DB32∕T_1953-2011沿江农区弱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PDF

勇敢的小***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栽培技术 栽培规程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大小:233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DF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2/3/21(发布于上海)

类型:积分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ICS 65.020.20 B 22 DB32 备案号:31616-2011 江 苏省地方标准 DB32/T 1953-2011 沿江农区弱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TheRulesfor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ofWeak-gluten Wheat in Agricultural Area along Yangtse River 2011-11-10发布 2012-01-10实施 发布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2/T 1953-201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制。 本标准由扬州大学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春燕、朱新开、郭文善、束林华、蒋小忠。 1 DB32/T 1953-2011 沿江农区弱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沿江农区弱筋小麦生产的耕整地、机械条播、肥料使用、灌排技术准则、农药使用准 则和栽培技术要点。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沿江农区弱筋小麦生产,其它同类型地区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19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 GB 10395.1-2001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1部分:总则 GB 16151.9-1996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播种机 GB/T 8321(所有部分) NY/T 851-2004 JB/T 6274.1-2001谷物条播机技术条件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小麦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DB32/ 504-2002 无公害农产品 肥料要求 DB32/T 1567-2009 弱筋小麦全程机械化农艺技术规程 3 4 5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T851-2004的规定。 籽粒品质 生产的小麦应适合制作饼干、糕点的弱筋小麦标准GB/T 17893的规定。 产量及产量结构 产量(400~450)kg/亩,穗数(30~32)万/亩,每穗(36~40)粒左右,千粒重(38~42)克 左右。 6 栽培技术要点 6.1 播前准备 1 DB32/T 1953-2011 6.1.1 种子准备 应选用丰产、优质、综合抗逆性好的弱筋小麦品种,商品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2008规定。 6.1.2 整地 旱茬播前耕翻、耙平保墒,土壤干旱时灌水造墒;稻茬少免耕灭茬。提倡秸秆全量还田。 6.1.3 开沟 隔水沟深80cm以上,排水沟深100cm以上。每(2~3)m开挖一条竖沟,沟深(20~30)cm。距田两 端横埂(2~3)m,各挖一条横沟,沟深(30~40)cm,长度超过100m的田块应加挖腰沟,沟深(30~ 40)cm,沟宽20cm,内外沟相通。 6.2 机械播种 技术要点 6.2.1 6.2.1.1 播种期 选择适宜本农区种植的小麦优良品种,根据品种发育特性在10月28日-11月5日播种。 6.2.1.2 播种量 高产田块播种量8kg/亩,保证基本苗达12万/亩;中等肥力田块播种量为10kg/亩,保证基本苗达 14万/亩;肥力较差的旱薄地播种量为12kg/亩左右,保证基本苗达16万/亩。超出适播期播种,通常 每晚播2天,播种量约增1kg为宜。 具体播种量根据种子质量、田间可作业程度、土壤墒情、机械性能等进行调整。先根据下列公式计 算出播种量。 播种量 基本苗数(万) = (kg/公顷) ……………………⑴ 每公斤种子粒数×发芽率(%)×出苗率 注:依据播种量调整机械作业时的排种量。 6.2.1.3 播种方式 要求土壤适墒,一次全苗,播种行距和粒距均匀,播行直,地头整齐,无断垄漏播、重播现象,实 际播种量与计划播种量基本一致,播种深度符合播种要求。 播量8 kg/亩以下,行距30cm;播量10kg/亩以上行距25cm。 播深(2~3)cm较为适宜。 6.3 施肥技术 肥料使用准则应符合DB32/ 504-2002的规定。 6.3.1 肥料用量 氮肥:纯氮总施用量为14 kg/亩 氮磷钾配比:N:P2O5:K2O=1:0.6:0.6 6.3.2 肥料运筹 2 DB32/T 1953-2011 氮肥施用以基肥︰壮蘖肥︰拔节肥为7:1:2,磷钾肥基肥︰拔节肥为5:5。 6.3.3 运筹方法 播种前施用,基肥施尿素3kg/亩,45%复合肥56kg/亩。越冬始期看苗施壮蘖肥,捉黄塘促平衡,施 尿素3 kg/亩。在小麦基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叶龄余数2.5叶时施拔节肥,施尿素3kg/亩,施磷二铵 9.7kg/亩,施氯化钾7kg/亩。 6.4 冻害预防与补救 6.4.1 冻害预防 适期播种、培育壮苗,每公顷用矮苗壮(150~225)g兑水22.5kg拌种,在小麦返青至起身期每公顷 喷洒200ppm多效唑溶液(450-600)kg等措施防止冻害发生。 6.4.2 冻害补救 发生冻害后,根据冻害发生的严重程度增施恢复肥。小麦拔节前叶片受冻,一般不施用恢复肥,拔 节后发生冻害应及时补施恢复肥,减轻冻害损失。恢复肥追施数量应根据小麦冻害严重程度确定,主茎 冻死率40%-50%以下的田块增施5 kg/亩尿素,主茎冻死率70%左右的田块增施10 kg/亩尿素,主茎冻死 率90%-100%的田块增施15 kg/亩尿素。 6.5 化控防倒 播种时采用稀效唑、多效唑拌种,拔节前旺长田块叶面喷雾。 6.6 灌排技术 6.6.1 灌水 播后持续干旱,应及时窨水,不可大水漫灌,以防烂种、闷芽。冬春出现持续干旱,田间相对持水 量低于60%时,应及时窨水抗旱。 6.6.2 排水 保持沟渠畅通,达到雨止田干,出苗至返青期地下水位控制在0.8m以下,返青后地下水位控制在1m 以下。 6.7 病虫草害防治 防治策略 6.7.1 在生产过程中对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应坚持预防为主,参照GB4285—1989和GB/T8321标准进行综 合防治(无公害小麦生产中的常见农药品种使用方法见附录A)。 6.7.2 防治措施 6.7.2.1 农业防治 清除沟渠路边杂草,破坏病虫滋生场所,压低病虫草发生基数,下年合理轮作换茬。 6.7.2.2 化学防治 根据田间病虫草害发生特点,选用高效、低残药剂,适时适量防治。并注意合理混用、交替使用不 同作用机理或具有负交互抗性的药剂,克服和推迟病虫草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 3

版权所有: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2025 客服电话: 0411-88895936 18842816135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