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ICS65.020.40 B61 DB32 备案号:47723-2015 江 苏省地方标准 DB32/T 2839-2015 黄秆乌哺鸡竹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Phyllostachys vivax McClure f. aureocaulis 2015-10-20发布 2015-12-20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2/T 2839-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泰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泰州市农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泰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宗庆、李成忠、刘萍、肖文华、高克利、余乐、张衡峰。 I DB32/T 2839-2015 黄秆乌哺鸡竹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秆乌哺鸡竹栽培的林地条件、母竹、造林、成林管理、病虫害防治、记录等技术要 本标准适用于黄秆乌哺鸡竹栽培生产。 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 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01育苗技术规程 LY/T 1834早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3 林地条件 3.1 气候条件 年平均温度12℃~18℃,绝对低温不低于-8℃,年降水量800mm~1200mm。 土壤条件 3.2 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地下水位1m以下,土层深厚、结构疏松、有机质丰富,pH5.0~6.5的壤 土或沙壤土。 3.3 整地挖穴 栽植地整理参照GB/T 6001执行。整地后挖穴,穴长80cm~100cm,宽40cm~70cm,深40cm~60cm, 穴长边与等高线平行。 3.4 施基肥 基肥施用参照GB/T 6001执行。 排水沟 3.5 易积水地块开排水沟,沟宽25cm,深30cm。 4 母竹 4.1 母竹要求 1 DB32/T 2839-2015 应选择1~2年生、生长健壮、枝叶茂盛、无病虫害且所连竹鞭健壮并具有5个以上健壮侧芽的优良 母竹。3年以上老龄竹或竹鞭颜色发黑不宜做母竹。母竹秆径2.0cm~4.0cm。 4.2 挖掘和运输 母竹挖掘 4.2.1 先找到母竹鞭的走向,沿竹鞭两侧逐渐深挖,然后截断竹鞭。挖母竹时不应损伤秆柄、侧芽、鞭根 和竹根。 4.2.2 留鞭 留来鞭10cm~15cm,去鞭20cm~30cm。 4.2.3 带土 土球直径以30cm~40cm为宜。用稻草或其他材料包扎好竹蔸,并覆盖防晒防风,洒水保湿。 4.2.4 留枝 母竹挖起后,应砍去顶梢,保留4盘~6盘分枝即可。 5 造林 5.1 时间和密度 春季2月~3月为宜,秋季10月为宜。每亩80株~100株。 5.2 幼林管护 5.2.1 水分管理 造林后应覆土保墒;天气干旱少雨时,及时浇灌;林地积水时及时排水。 5.2.2 施肥 新竹长成后的6月份结合松土,将腐熟的有机肥撒于地表,深翻入土中;竹林开始笋芽分化的9月份, 施速效肥为好;竹林缓慢生长的12月份,将厩肥、堆肥等有机肥料直接铺撒在竹林地表,翌年6月份深 翻埋入地下;竹林出笋前的3月份,采用速效性的化肥为主。 5.2.3 中耕除草 1年2次,5月~6月松土25cm~30cm;8月~9月松土15cm~20cm。直至竹林郁闭。中耕不能损伤竹鞭 和鞭芽。杂草铺于地面或翻埋土中。 5.2.4 新竹留养 造林后3年内尽量留养,加快成林。遵循挖近留远,挖弱留强,挖小留大原则,选留均匀分布的健 壮母竹,促使提早成林。 5.2.5 补植 成活率不足85%时应及时补植。 2 DB32/T 2839-2015 6 成林管理 留竹 6.1 每年留新竹每亩200株~300株。出笋盛期开始留新竹,选留均匀分布的健壮竹。 6.2 6.3 6.4 更新 竹株保留4年,5年以上老竹在5月~6月砍伐。 灌溉 遇连续干旱天气,应及时灌溉。 覆土 1年2次,结合施肥进行。第一次5月~6月,深翻松土,深度25cm~30cm;第二次9月~10月,深度 15cm~20cm。 6.5 施肥 1年4次,2月中旬,每亩施尿素30kg~50kg;3月~4月,笋穴施肥,挖笋后每穴施尿素10g~20g;5 月~6月,每亩施尿素30kg~50kg,腐熟厩肥2t~3t,垦翻入土20cm~25cm;9月~10月,每亩施尿素20kg~ 30kg,过磷酸钙10kg~20kg,厩肥2t~3t,垦翻入土15cm~20cm。 6.6 开花竹处理 及时挖去开花竹,加强管理,增施氮肥,促进更新复壮。 7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竹毒蛾、竹煤污病和竹秆锈病。竹毒蛾可在6月~7月人工刮卵灭茧、灯光诱杀或用40% 辛硫磷乳油800倍~1000倍液喷雾防治;竹煤污病应及时防治蚜虫、介壳虫,保持竹林合理密度,通风 透光,降低温度;竹秆锈病可在3月用刀刮除冬孢子堆及周围竹青,5月~6月,每亩用粉锈宁150ml250 倍~500倍液喷雾竹秆。 8 记录 生产单位应建立完整、真实的生产栽培管理记录档案,档案保存2年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