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硕士毕业论文《基于关系契约的企业和科研机构长期合作研发博弈研究》(60页).rar
摘注石3丈
随着高科技产业的激烈竞争,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大多数企业的生存环境发
生了剧烈变化,及时进行技术创新并且对其商业化成了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基于本
身资源和能力的不足,企业希望透过联盟所形成的合资、共同研发等方式,共同分
担研发所需的成本及风险,而确保自己在市场的竞争优势。在此背景下,理论界和
实业界对合作研发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研发的直接动因在于分工合作带来的效率提高。合作双方
追求目标不相同,也是双方能够合作的关键因素。科研机构以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
提高科研水平为根本目的;企业则追求经济利益的极大化。虽然这种利益追求从表
面上看往往具有短期、局部的特点,但由于研发合作能够不断使技术合作向专业化
方向发展,合作双方各自的利益也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合作和调整而得到综合表现,
从而实现共赢。
首先,文章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作了有针对性的评述,同时在对合作研发理
论回顾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企业和科研机构各种合作研发组织模式的特点,归纳
它们的共性,将其分为技术交易模式和商业化协作模式,为下文的研究作好了铺垫。
其次,从荷兰—中国亚洲发展协作项目(ASiaFacilityForChina)子课题商
业计划书的现实研究中,发现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中存在着微妙的契约关系。契
约机制的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研发成败及绩效的高低,在
对合作研发特性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合作研发中的正式契约是不完备的,在研发绩
效不可验证的情况下,关系契约可以弥补正式契约的不足,进而提出了基于关系契
约治理机制的概念模型。
再次,通过博弈论这个独特的视角来解释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研发问题。文
章抛开合作研发组织的正式契约不论,专注于关系契约,重点研究在既定合作模式
下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微妙的研发契约,分别对技术交易模式和商业化协作模式建
立一次性合作和重复合作情形下的博弈模型,并进行数理分析,探讨影响双方长短
期研发合作关系的主要因素。
在技术交易模式的博弈分析中,修改了王安宇建立的博弈模型,引入研发不确
定性变量,使理论模型更贴近经济现实,并得出与已有研究不同的结论:在企业和
科研机构的长期合作研发中,双方关于奖金的关系契约,不仅与技术成果价值的波
动幅度有关,还与科研机构努力的相对效率有关。文章通过引入获得科技成果高价
值的概率P,将技术成果的价值状态变成一个连续的函数,满足了针对不同价值水平
的科技成果,给予不同水平奖金的现实需求,填补了研究的空白。
摘要
在商业化协作模式的博弈分析中,主要研究激励相容原则下双方的收益分配率
及其决定因素,并由此推导出合作组织收益分配在长短期合作中都应遵循知识投入
的相对效率原则。同样,引入了研发不确定性变量,得出的结论是,研发的不确定
性因素对企业和科研机构长短期合作中的收益分配比例基本上都没有多大的影响。
从两种合作模式博弈分析中,我们发现研发的不确定性因素对技术交易模式下
双方的合作研发具有很大的影响,而对于商业化合作模式下,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行
为选择基本上没有影响。
最后,分析了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植物实验室与荷兰Agrom公司开展的关于组织
培养的合作研发案例。通过运用博弈工具分析双方前期的合作过程,提出双方在合
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双方正在策划建立专业的技术研发中心,前文理论模型
的重点研究,不仅可以使得双方在已有的技术交易模式下提高合作效率,也可以为
双方目前的进一步深入合作提供必要的建议,使得双方更好地维系长期合作关系,
这也是本文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合作研发;技术交易模式;商业化协作模式;博弈模型;关系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