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神奇的纸条
活动二:玩一玩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接触纸,感受纸,了解纸的一些特性,使学生知道用一
张正方形纸剪一个不断的纸圈的方法。
2、能力目标:初步尝试探究性学习方式,提高动手能力,激发创新兴趣。同时,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剪纸圈方法和技能,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实践、合作、反思等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通过对不断纸圈的了解和分析,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勤于思考的思想感情,培养互助的品质和节约纸的习惯。
教学重点:用一张正方形纸剪一个不断的纸圈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最基本的剪纸圈方法和技能
教学准备:剪刀、正方形纸片若干、教学课件,笔、直尺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谈话引入 同学们,中国剪纸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一张普通的纸条,在民间艺人的刀剪之下,几经盘转,倾刻间就可以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剪纸世界。几千年来,剪纸以其独特的表现力,与人们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民族艺术史上,谱写着无声的乐章。
师:这节课老师要带着大家走进纸的世界,一起来研究研究这张神奇的纸条!(出示板书:神奇的纸条),你们准备好了吗?
2、热身活动
活动一:剪一个能穿过水笔的纸圈(优化剪法:对折剪) 出示要求,学生尝试,交流、展示。 活动二:剪一个能穿过自己拳头的纸圈, 出示要求,学生尝试,交流、展示。
二、初步探究:
师:随着物品的增大,我们只要把这个圈剪得大一点就可以了,是吗?还是这张纸片谁又能剪个纸圈让老师的头很轻松的穿过去,谁能完成这个任务?
师:老师就能。看,这就是老师剪的纸圈,试试看,头很轻松穿过去了。(出示剪好的纸圈)
师:这是怎么变出来的呢?想知道吗?(学生:想)接下来就请大家认真观看一段视频,看谁能从视频中找到剪出这个纸圈的神奇方法?准备好了吗?(播放微课)
生:认真看视频,总结方法。
师:看完了视频,谁来说一说,这张纸片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这么大的一个纸圈的?
生:第一步:对折。
师:对,对折,(出示板书:折)请大家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片赶紧试一试吧?
师:同学们真棒!接着再请大家仔细观察对折后这张纸片,两边一样吗? 生:不一样,一边是开口处,另一边是对折处。(板书开口处、对折处) 师:对折完成后,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呢? 生:第二步:剪
师:是的,剪,(板书出示:剪):你们还记得是怎样剪的吗?(记得)为了剪正确,我们可以先画一画要剪的线条。你们能画出刚才视频中要剪的线条吗?(出示任务)(小组为单位)
生:动手画线条。
师:展示学生作品逐一展示,验证,评价。
师:小结:一张小小的纸片通过折、画、剪,最后轻轻的展开(出示板书),一个完整的纸圈就变出来了,是不是很神奇!
师:接下来,请我们每一同学也来变一变好吗?请看要求(大屏出示要求) 生:动手尝试,自己剪一个纸圈。
生:上台展示。
二、 方法拓展:
师:同学们,一张小小的纸片剪出一个完整的纸圈的方法有很多,你们想不想再学一种剪纸圈的方法呢?
生:想。
师:出示第二种方法,提问:这个纸圈是怎样剪出来的? 生:学生互相讨论 师:
生:尝试,展示。
三、 拓展深入:
师: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纸圈,都是用这张同样大小的纸片剪出来的,为什么有的纸圈大,有的纸圈小呢? 生:答。
师:小结。(出示图片)
师:布置任务:剪纸比赛(每位同学用同样一张纸片,选择一种剪纸圈的方法,剪出一个最大的纸圈,创班级吉尼斯纪录) 生:尝试、展示。
四、 课后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 课外延伸: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用了这张正方形的纸片剪出了一个个完整的纸圈,那么三角形、圆形、五边形、六边形能不能剪出完整的纸圈呢?这个任务就留个你们在课后去研究和挑战,有没有信心接受这个挑战?
师:非常好!祝你们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