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第三课:家庭教育的十六个黄金教育法则
法则一,朋友法则
1、怎样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
(1)珍惜孩子所爱
(2)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3)不要随意捉弄孩子
2、保持童心,了解孩子的所作所为:
(1)了解孩子的心理
(2)知道孩子的要求:孩子对父母的要求10条
a孩子在场不要吵架。
b对每个孩子同样的爱,不要偏心。
c任何时候不要对孩子失信、说谎。
d父母要互相谦让,互相体谅。
e父母与孩子保持亲密关系。
f孩子的朋友来做客,表示欢迎。
g全面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
h在孩子朋友面前不要将孩子的过错。
i要观察孩子的优点,不熬过分强调缺点。
j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忽冷忽热,不要动不动发脾气。
3、不要替孩子拿主意
4、不要再孩子面前唠叨:家长的唠叨分几种情况
(1)出于关心的呵护。
(2)出于催促的命令式。
(3)出于习惯的批评式。
(4)出于发泄的不满式。
法则二,中国法则
1、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1)家庭教育的差异
例子:
A、对走路摔倒的孩子
中国:来,宝贝,妈妈(爸爸)抱你起来。
西方:孩子,勇敢一点,自己站起来。
B、对孩子的爱好
中国:孩子,我给你报了钢琴班,美术班,作文班....你可要好好学呀。
西方:孩子,努力做你想做的事吧.只要你觉得有意义, 爸爸,妈妈永远支持你。
C、对孩子的未来
中国:你必须好好学习,考重点中学,上重点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
西方:孩子,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的途径有很多。
D、对临考的孩子
中国:我告诉你,你给我好好考,要是再不及格,看我怎么收拾你。
西方:孩子,轻松地去考吧,只要努力了,就不用计较结果。
(2)学校教育的差异
学校无法推行素质教育,学生在短时期内无法适应素质教育,中国国情不适合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
例子:
A、对课堂上学生的异议
中国:安静,全都听我说.
西方:同学们,有什么不同意见吗?你说说。
B、对犯错误的学生
中国:你这个学生到底怎么回事,明天叫你家长来,听见没有。
西方:孩子,和老师说说怎么回事呀......下次可要注意。
(3)社会教育、社会文化的差异
中国的社会环境太缺少尝试的机会。在中国,一旦你失败了就很难有机会“再来一次”。国外提供很多机会,让你可以多次尝试!
虽然中国现代教育还有很多不足,但是我们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是国外所不具备的,所以我们要取长补短,发挥我们的优势!
我们的家长教育孩子要遵从中国原则,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出发,结合养成教育理论和西方心理学的知识,培养孩子。
法则三,未来法则
教育孩子要符合未来的发展,既要符合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又要符合孩子的未来目标。家长总希望给孩子最好的,巴不得周全孩子的一生,但是岁月更迭,若是没有与时俱进前瞻性的智慧,现在强加给孩子的可能就是浪费时间。有个很有趣的话题,就是家长们辛苦培养着孩子的汽车驾驶能力,殊不知孩子的时代需要的是开飞机的人才。
法则四,考试法则
考试是中国应试教育的一个重点要素,对待孩子的考试,要用平常心对待,当孩子考试好的时候,及时表扬,考得不好的时候,理解并鼓励。家长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高度,不能用物质刺激和体罚,一些家长为了刺激孩子(特别是小学生)考出好成绩,考前就许愿说考好了给买什么东西、到什么地方去玩等,有的孩子真考好了,家长也兑现了,孩子很高兴,可能劲头会更足些。有的孩子考好了家长不兑现,家长会失信于孩子,孩子心理会很不平衡,进而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习情绪。孩子成绩不理想,觉得得不到家长的嘉奖了,心情会很失落,总而言之,不论哪种情况,对孩子心理投下的都是不健康的影子,这种受利益驱动的心理形成了,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是不利的。
体罚更是摧残孩子身心的不良之举,现在的孩子,心理非常脆弱,尤其是学习成绩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