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第三课:家庭教育的十六个黄金法则
法则一,朋友法则
法则二,中国法则
1、对走路摔倒的孩子
中国:来,宝贝,妈妈(爸爸)抱你起来.
西方:孩子,勇敢一点,自己站起来.
2、对孩子的爱好
中国:孩子,我给你报了钢琴班,美术班,作文班....你可要好好学呀.
西方:孩子,努力做你想做的事吧.只要你觉得有意义, 爸爸,妈妈永远支持你.
2、家长不欢迎素质教育
3、学生在短时期内无法适应素质教育
3、对孩子的未来
中国:你必须好好学习,考重点中学,上重点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
西方:孩子,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的途径有很多.
第三课:家庭教育的十六个黄金法则
4、对临考的孩子
中国:我告诉你,你给我好好考,要是再不及格,看我怎么收拾你.
西方:孩子,轻松地去考吧,只要努力了,就不用计较结果.
1、学校无法推行素质教育
5、对课堂上学生的异议
中国:安静,全都听我说.
西方:同学们,有什么不同意见吗?你说说.
6、对考试不及格的学生
中国:你们几个怎么又不及格?你们几个影响了全班的成绩, 知道吗?下次又不及你们就不用来上学了.
西方:跟老师说说是怎么回事?是老师讲课你们听不懂呀,还是试题太难?
7、对犯错误的学生
中国:你这个学生到底怎么回事,明天叫你家长来,听见没有.
西方:孩子,和老师说说怎么回事呀......下次可要注意.
中国的社会环境太缺少尝试的机会。在中国,一旦你失败了就很难有机会“再来一次”。
经验是否与生俱来?
有经验一定会成功?
好学历=好工作?
学历=能力?
学历等于=竞争力?
学历=前途?
观念导向的问题,导致教育的偏差。
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
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
声音法则:要倾听他们的声音;
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
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激励法则: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慎用;
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二十码法则: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与其至少保持二十码的距离;
四W法则:任何时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谁在一起(who)在什么地方(where),在干什么(what)以及在什么时候回家(when)。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