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2
内容摘要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物院)是我国唯一从事国防战略核武器研究生产的综
合科研机构,自1958年创建以来,在原子弹、氢弹和其它高技术武器的研制中为国家作出了
巨大贡献。
1980年代后,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历史背景,中物院贯彻《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
决定》中提出的“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军转民“十六”字方针,
决心发挥在科技领域的综合优势和经验,提出了“在继续发挥现代国防战略武器研制生产基
地作用的同时,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高科技研究基地和军民两用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生产基地”
的“一个体制、三个基地”的奋斗目标。
经过不断探索实践,依靠自身技术优势,在十几年的军转民过程中,中物院研究和开发
出众多军民两用和民用高新技术产品,建立了一批技术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取得了较
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为全院整体改革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军转民和民品发展并非
一帆风顺,也经历过挫折和困难,出现了诸如定位不明确、民品企业产权不清晰、多级利益
主体冲突频繁、民品管理及决策体制不顺等难题的困扰,受到技术创新及生产资金匮乏、观
念滞后、体制僵化、管理落后、人才缺乏的严重制约,人才、技术和科研设施的优势和潜力
尚未充分发挥。
19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签署,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
展和新经济日益深入的影响,随着中国即将加入WTO以及科索沃战争发生后国际形势的变化,
又给中物院军转民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增加了新的变数,中物院必须改变原有的管理决
策模式,寻求新的发展途径。
本文追溯历史,总结现状,分析问题,剖析案例,提出了在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中物院军
转民和民品工作管理决策及运行的两种新的模式:资产经营管理模式和军民分体管理模式,
并对这两种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文中还以信息产业和环保产业为主要例证,在分析
中物院军转民及民品现状后,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并对中物院军转民工作与西部大开发
的结合提出了建议。
在资产经营管理模式中,对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中物院民品企业
与地方国有企业处于相同的社会经济大环境下,面临的问题也基本相同,因此可借鉴各地的
成功经验,构造适合院情的资本运营体系,实现院所主体科研与民品企业分线管理,推动军3
转民事业发展。文中认为中物院可实行院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院资产经营公司、院控股
参股企业三个层次的资本运营体系基本构架,并对其实现过程进行了初步设想。
在军民分体管理模式中,从军品科研保持“小摊子、高水平”的角度提出了实现军民分
体管理的基本设想,对分离后民品企业总公司的组织结构与实施过程进行了设计和分析。
文中认为,在民品企业中推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军转民工作改革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
必然要求和重要对策,也是民品企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
要求;惟有如此,才能解决民品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深层次问题,实现中物院
军转民事业追求的长远目标和民品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还认为对优势民品企业
进行股份制改造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具备争取上市的可行性,主张抓住时机,推动改制和上
市工作,促进相关民品企业的快速成长。
作者希望论文中粗浅的分析、设想和建议,能够对中物院以后的军转民工作和民品发展
提供即便细微的思路,也就有些许的满足和欣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