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目的:建立并保持对不合格原材料、外协外购件、在制成半成品和成品的有效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出厂
适用范围: 公司产品实现过程不合格品的控制
定义:
3.1 不合格品:偏离图纸、技术设计、工艺、技术协议规定、采购订单要求、本公司产品和过程 规范和过程规范、亲环境要求、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规范和标准等,包括但不限于性能、规格、数量、外观、材料、包装|搬运 |发货、交付、尺寸和清洁等项目
3.2 让步: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
3.3 返工: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3.4 返修:为使不合格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3.5 降级: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不同与原有要求而对其等级的改变
3.6 报废:为避免不合格产品原有的预期用途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3.7 纠正:为消除已发现得不合格采取的措施
3.8纠正措施:为了防止已出现的不合格、缺陷或其他不希望的情况再次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9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的不合格或其他潜在的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发生,而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发生
职责:
序号
部门/岗位名称
职责概要质检部
负责外协外购物资及公司在制不合格的标识、记录与判定,对不合格品作出处理意见(自制品的退库、返工、返修、报废、让步申请),并对责任方实施监督考核及反馈。采购部
负责不合格外协外购物资的处置实施及与供货商的沟通与协调与协调各生产部
负责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的隔离及本生产部产生的不合格品的返工、返修、报废等处理意见的实施。总经理
负责单次报废不合格品的处理意见的批准
程序:
5.1不合格品的分类
严重不合格品:严重不符合产品的规定要求。可能会给产品的使用者带来安全隐患,或给最终产品的基本功能带来严重影响。此类不合格品应由相应检验部门出具调查处理报告交公司总经理决定
较大不合格品:不能达到产品的规定要求,可能会造成产品故障或大大降低产品的实际使用性能
轻微不合格品:有轻微缺陷,并不影响产品的使用目的,对产品的有效使用没有妨碍的产品
5.2不合格品的判定、标识、记录:由相应质量检验控制部门执行
5.3不合格品的控制与处置
5.3.1外协、外购件不合格品控制
轻微不合格品:供应商或采购部可以依据外协外购件《检验结果通知单》提出《让步(挑选/加工)申请单》,先由物资使用部门加签是否急用的意见、接收数量、同意“挑选/加工”,而后由质检部做出处理意见,使用部门部长审核,质检部长批准后执行。进货检验员在《检验结果通知单》上注明让步接收的质量考核扣款意见,仓库在办理入库时予以标识。 对于需要挑选/加工处理的物料不允许流入车间现场挑选使用,必须先挑选或返工处理完毕经进货检验员再次检验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挑选出的不合格品单独存放不合格品区,由采购部退供应商)
严重不合格品、较大不合格品或虽为轻微不合格品但不为生产急用或使用后可能引起顾客抱怨:采购部依据《检验结果通知单》对该批物料作“退货”处理。质检部在该批物料适当位置粘贴红色标识,并监督采购部在2周内完成退货事宜,同时向供方开据《供货异常反馈单》对其进行考核并采取相应措施
5.3.2生产过程中来料不合格品的控制(注:此处的“来料”可以是上游生产车间产品,也可以是外协外购物料)
生产部首先将生产过程中发现的;来料不合格品进行隔离,并适时对不合格品进行分类整理,通知相应检验人员进行判定
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外协外购物料由发现部门通知质检部进行确认,由发现车间质检员进行复检,出具《复检报告单》
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上游生产车间生产的不合格品,由发现车间质检员出具《复检报告单》,生产车间质检员注明处理意见,发现车间物料员持《复检报告单》进行退料、领料工作,生产车间质检员执行复检
对于已装配完成的零部件,若在后续工序中发现其有质量问题,操作者应及时通知相应检验部门并详述不合格现象,以便相应检验员迅速准确做出现场复检判定
对不合格品的处理包括:
是外协物料本身的质量问题,则退回供应商或有条件接受,并由质检部据质保协议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采购部联系供应商组织执行,并将执行结果在质检部存档
是本生产部操作失误造成的质量问题,由该生产部处理(当有可能是外协物料本身质量问题、也有可能是生产部操作失误造成的质量问题时,原则上按生产部操作失误处理)
是上游生产部的质量问题,退回上游生产部进行处置
需进行让步/挑选/加工的不合格品,根据质检部出具的处理意见进行处理
生产部根据相应检验部门对不合格品的处理意见,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
判退回供货商的不合格品,由生产部凭外检检验员开具的《复检报告单》退回仓库,仓库通知采购部进行处理。采购部在2周内完成退货事宜
判定为报废的不合格品,由报废责任部门凭《复检报告》提出报废申请,质检部检验员、质检部长、公司总经理出具意见后,办理退废品库流程
作“挑选/加工”处理的不合格外购、外协零部件,由供应商支付费用,采购部协调生产部安排人员进行挑选/加工。加工后的物料应再次送检,并执行《进货检验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