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依据、调配原则方法
目录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依据: 1
护理人力资源调配原则 1
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法 2
护理人力弹性调配要以临床护理服务需求为导向。随着近年来医院医疗事业发展,新技术、新方法临床应用,就医需求增加,床位使用率和突发事件持续增高,同时因临床护士婚假、生育假所致暂时性人员不足,均使岗位调配人员数量加大,对护理安全也构成一定风险,科学分配护理人力,使人员与护理服务活动合理匹配,我国《护士条例》和卫生部对医院各岗位护士人数配置都有明确规定,这是保证病人安全,维护护士权益的重要举措。为此我院制定弹性人力资源调配实施方案如下: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依据:
1、满足病人护理需要原则:病人的护理需要,是编设护理人员数量结构的主要依据,同时还要根据科室等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2、管理结构原则:主要体现在护士群体的结构比例,包括不同学历和专业技术职称的比例。
3、优化组合的原则:依据不同年龄个性,特长等对护理人员进行优化,合理组合,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做到各尽所长,优势互补。
4、经济效能原则:根据各科室病人情况,合理配置使用护理人员,在保证优质、高效的基础上,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
5、动态调整原则:全院护理人员由护理部统一管理,根据科室病员及护理人员情况进行动态调配。
护理人力资源调配原则
(一)根据病人数量、护理工作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情况,适时调整护士岗位人员。
1、数量上配置:根据各病室的专科特点和实际需要配置人员数量,加强ICU、急诊科的人员配置。
2、学历、职称层次上配置:各科配备相应比例的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护士,结合学历、资历、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分配岗位,根据我院的特点对40岁以上的护士职称的人员(因当时学历的原因职称受限)根据实际能力使用。
3、年龄层次的配置,老中青三结合,避免科内护士因年龄老化或年轻化影响护理工作。
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法
护理部建立护理人力资源储备库。人员名单紧急状态下护士人力调配规定及执行方案。
护理部设立护理应急队,成员相对固定,定期进行各类突发事件的专业培训及演练,不断提高应急救治水平。发生突发意外时护理部进行全院护士调动。人员名单见紧急状态下护士人力调配规定及执行方案。
3、病区床位使用率(各科按40张床位)在120%以下或在120%以上,一级护理以上病人不足5%时,护士长向护理部报告,在病区内实施弹性排班协调解决,以保证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4、病区内床位使用率在120%以上,一级护理以上病人达10%以上或病危患者超过5%时,报告护理部,根据护理人员配置、护理工作量、工作强度、风险系数评估后确认影响护理质量安全,护理部启动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调配储备库的护士实施支援。
5、病区内床位使用率在90%以下,一级护理以上病人在5%以下时,科室2名机动护士参加全院护理人力资源调配。
6、弹性安排护理人员 ,上午治疗高峰期间不安排护士休息,根据工作量合理安排上班人数及时间,如工作量相对较多的时间,可增加1~2名护士;工作量相对较少的时间,可减少1~2名护士,病人增加时可随时增加护士。
7、夜班、节假日期间,接收批量急诊或危重症时,值班护士通知总值班和护士长,赶赴现场指挥、参加处置和护理。如情况复杂,总值班护士长通知护理部、分管院长现场指挥,并实施应急护理人力资源调配。
8、护理部急救小组应时刻处于待命状态,保持通讯工具通畅,因故离开本地必须提前报告护理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型医疗抢救,如批量外伤、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