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8纸杯娃娃反思
本节课是浙教版三年级下册纸杯创意单元的内容:第8课纸杯娃娃。
本节课遵循了《新课标》小学生在生活劳动中缺乏探究能力,提出了小学生迫切需要发展探究能力的要求。一、落实课程的新理念、达到本学科的培养目标、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具体落实到教学环节中去;二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学生做到主动、积极、充分地发展从而实现课堂的“生成”;三教师充分显示自身教学的优势、个性和创造性。以探究活动为主,学生经历了操作、探究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我在对《纸杯娃娃》一课进行设计时,精心预设了如下方面:
一、预设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学生作为学习发展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学生通过视频学习相关的制作方法、技术知识、技能等来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自由设计不同的作品,体会设计的方法和过程,初步形成设计的意识和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新能力,我选择了充满趣味性的教学内容——《纸杯娃娃》。它属于纸工艺项目的学习,是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中技术初步的内容之一。本课教学从制作内容上看就是学生喜爱的,纸杯是生活中废弃的物品,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在享受情趣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以及废物利用的环保意识。
二、 自主、合作、探究是劳技教学的主旋律
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把生活中的各种纸杯及一些废弃物组合设计、制作成漂亮的娃娃。作品材料的丰富性,设计时强调不拘泥于样品,在生活原型的基础上,标新立异,有利于学生打开创造思路,能设计出各种形态的娃娃,无论是学生的设计图,还是完成的作品,很少有雷同。这一过程中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是劳技教学的主旋律,改变了学生的劳技学习方式,本课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方式进行学习,合作制作手工制品时体现了学生的自主精神、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合作品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将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学生享受到劳动制作带来的乐趣,在享受乐趣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废物利用的环保意识。
三、预设了人文性的教学目标——精彩生成的关键
评价一堂课的优劣,首先要考虑的是课堂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应该是生成的,但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一定是预先设计好的。
学校教育要留给学生什么?劳动技术课堂只是让学生学做一个作品就完事吗?如果仅仅是按老师要求做作品,那么我们的孩子只是一个机器,他在课堂里是没有生命的。学生的学习需对他的终身发展有用,学生尽早地接触设计,我在《纸杯娃娃》教学设计时,预设了如下教学目标:
(1)你打算制作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用哪些细节展示纸杯娃娃的特征?
要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新能力,特别学生的设计构思和设计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劳动技术教育是开启学生技术素养形成敲门砖。教学目标是生成精彩课堂的关键。它打开了学生精彩生成的大门,课堂里学生对作品的设计构思,令人大开眼界:有的学生的作品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结构特点,有的学生从造型的独特性去设计自己所喜欢的娃娃,有的学生从工艺的要求出发进行设计精美的娃娃。同学们大胆设计,有做可爱的兔娃娃,有做充满魔力的魔法师,有做漂亮的天使……小组内的讨论、交流气氛非常高涨。学生不仅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设想,还会用简单的草图来表达自己的作品构思,这就是我们预设了人文性目标的魅力。
四、从作品引导学生的活动
劳动技术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活动。本节劳技教学的主旋律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尝试、合作探究。学生观察教师展示的纸杯娃娃发现其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