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2018 年,外卖市场增量达临界点,饿了吗公司从补贴策略成功转型成新零售战略,抢占 了下半场竞争先机。 无锡外卖补贴大战令人印象深刻,当个别外卖平台还在酝酿新一场补贴大战时,本地生活 服务市场战争却正在转向新的层面。 一、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增速放缓,供给侧改革是关键 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 上半年中国在线外卖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上半年中国在线餐饮 外卖市场规模已超过 1250 亿元,预计 2018 年全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2430 亿元,环比增 长放缓至 18.4%。 外卖大盘增速下降,也是市场竞争升级的信号,在线外卖市场也面临着流量红利消褪,市 场增长已经到达临界点的问题,历经四年的补贴战或将迎来句读。 补贴在流量红利时期是立竿见影的竞争手段,为此补贴战也是外卖平台们横贯始终的策略 ,但是当市场增量已经达到临界点,竞争局势已由流量竞争转向存量竞争时,继续沿用过 去的补贴策略,用户增速也难以为继。为何? 因为需求侧的优化已经到了极限,外卖消费群体总量固定,消费积极性在长期的补贴战中 已经临近饱和,补贴策略纵使还能玩出更多花样用户也消化不了,为此外卖平台再聚焦需 求侧也难再有突破。 换句话来说,外卖平台想要拉动用户消费,提高消费频次,只能从供求侧着手进行结构性 改革,对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进行消费升级。 若说上半场的外卖市场是补贴战,那么下半场的竞争则是上升到了整个本地生活服务市场 层面的运营战。外卖平台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融入阿里生态后,从新零售方向进行供给 侧改革,在夏季战役中成绩突出的饿了么是业内的一个良好示范。 二、以新零售战略逆转局势,饿了么超级会员暴增 在外卖大盘增速下降的背景下,饿了么今夏却实现了超级会员暴增,成绩令人眼前一亮。 相关数据显示,饿了么超级会员数仅 8 月 8 日当天便增长 14%,超过整个 7 月的新增人 数。 之所以能逆下滑之势实现高速增长,是因为饿了么抛弃了外卖平台们所依赖的烧钱换增长 补贴模式,凭借新零售战略优势,通过联动效应和优质客群效应实现了逆转。 联动效应方面 互联网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的竞争发展到最后阶段终将成为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博弈,本地生活服务战争 也是如此。 饿了么融入阿里生态后,与阿里系产品形成了强联动效应。 一方面,饿了么与零售通、阿里健康、天猫等平台展开合作,并将商家服务“未来餐厅” 列入规划,让新零售供给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更全面的品类满足了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另一方面,艾媒咨询报告中的调查数据显示,用户对骑手的服务要求中占比最高的是服务 态度以及送餐时间。为了提升服务效率,饿了么提升即时配送能力,打造全时段配送战略 优势,也使得配送运力得到提高。同时,也成功撬动了用户的消费欲望,从而实现了人均 消费贡献猛增。 世界杯夜宵数据显示,饿了么在世界杯期间送出了超过 1 亿单夜宵,夜宵订单增长 271.1%,其中 55%的小龙虾订单在中场休息的 15 分钟内配送完成,配送运力可见一斑 。 凭借与天猫、口碑等平台的强联动效应,饿了么的外卖服务已经逐渐打破在线外卖的单一 市场边界,向本地生活服务延伸。 优质客群效应方面 会员的消费频次与优惠程度成正相关,深挖用户价值则是提高用户复购率和客单价的不二 法门。 饿了么取代了手淘上的外卖入口,成为默认入口之一,并与优酷、天猫、虾米等阿里系产 品打通了会员体系,实现流量、会员数据互通。 统一会员体系创造了更大价值: 在线视频等多个消费场景可以共同刺激会员的消费欲望,带来消费频次提升; 当用户成 为外卖平台的会员后,饿了么平台上的一系列优惠也会反过来促进超级会员的消费欲望。 超级会员与普通会员的粘度与消费频次相差几何,不妨来看一组数据: 饿了么的超级会员人均下单频次是普通用户的 2.3 倍,客单价远高于普通用户。 值得注意的是:淘宝的 8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