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ZT-涂料工程-01
通病现象:
电管线槽部位的乳胶漆墙面产生裂缝。
原因分析:
1、预埋管线的深度不符合要求,管卡未安装牢固;
2、管槽内垃圾未清理干净,未洗水湿润;
3、补槽时水泥砂浆未分层粉刷,管边水泥砂浆未压密实,未做加强处理。或养护不到位。
解决办法(预防措施):
1、预埋管线深度(管线外表面与原粉刷面层或原砖墙面的距离)达到15mm以上,并使管卡固定牢固;
2、管槽内垃圾必须清理干净。槽内粉刷前需浇水湿润,并冲洗干净;
3、水泥砂浆补槽时应分层粉刷,待基层强度达到50%以上方可粉刷面层水泥砂浆。粉刷后,做界面剂贴网格布,然后贴纸胶带批腻子;
4、按规范要求认真做好养护工作,一般在抹灰24h后进行湿润养护(建议三天以上)。
问题图片:
正确图片:
ZT-涂料工程-02
通病现象:
在刮抹基层表面腻子时,出现腻子翘起或呈印鳞状皱结的现象。
原因分析:
1、腻子过稠或胶性较小。
2、基层表面有灰尘、隔离剂及油污等。
3、基层表面太光滑或有冰霜。在表面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刮抹腻子。
4、基层过于干燥,腻子刮得过厚。
解决办法(预防措施):
1、针对不同的施工季节、环境等外部因素,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策划好施工方案,预防质量问题发生。
2、调制腻子时加适量胶液,稠度合适,不宜过稠或过稀。
3、清除基层表面灰尘、隔离剂、油污等,并涂刷一层胶粘剂(如乳胶等),再刮腻子。
4、每遍腻子不宜过厚,不可在有冰霜、潮湿和高温的基层上刮腻子。
5、翻皮腻子应铲除干净,找出原因后,采取相应措施重新刮腻子。
问题图片:
正确图片:
ZT-涂料工程-03
通病现象:
粘接层出现脱落
原因分析:
1、抹灰层质量问题,导致面层不牢;
2、基体表面没有处理好。表面光滑未作打毛处理;或表面潮湿;或表面不净如霉染、灰尘疏松物、脱模剂和油渍等,涂料与基层粘结不牢;
3、涂层过厚,表干里不干;
4、面层涂料硬度过高,涂料含胶量太多,柔韧性差或涂料中挥发成分太多,影响成膜的结合力。
解决办法(预防措施):
进行基体表面处理。基体表面光滑面作毛化处理;基体表面清理干净,如表面尘埃及疏松物、脱模剂和油渍等影响抹灰粘结牢固的物质;
注意各层是否干燥。腻子未干前不能做涂料面层。各层涂料必须结合牢固,前一层涂料干燥后才能进行后一遍涂料施工;
合理配比水和涂料。遵循涂饰施工操作规程。
问题图片:
正确图片:
ZT-涂料工程-04
通病现象:
涂料表面有凸起或颗粒,不光洁。
原因分析:
1、基层表面污物未清除干净;凸起部分未处理平整;砂纸打磨不够或漏磨。
2、使用的工具未清理干净,有杂物混入材料中。
3、操作现场周围灰尘飞扬或有污物落在刚粉饰的表面上。
4、基层表面太干燥;施工环境温度较高。
解决办法(预防措施):
清除基层表面污物、流坠灰浆,要用铁铲或砂轮磨光。上道工序质量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腻子凸起部分用砂纸打磨平整。
3、操作现场及使用材料、工具等应保持洁净,以防止污物混入腻子或胶粘剂中。
4、表面粗糙的粉饰,要用细砂纸打磨光滑或用铲刀铲扫平整,并上底油。
问题图片:
正确图片:
ZT-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