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专栏 > 学习 > 充电学习 > 出版E书 > 内科学_中毒第六节急性_氧化碳中毒_人民卫生出版社PPT

内科学_中毒第六节急性_氧化碳中毒_人民卫生出版社PPT

泰康公司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氧化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大小:7563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PT(16页)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4/5/25(发布于河北)

类型:积分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第六节 作者 : 于学忠 崔庆宏 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在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可产生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CO是无色、无臭和无味气体,比重0.967。空气中CO浓度达到12.5%时,有爆炸危险。吸入过量CO引起的中毒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俗称煤气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常见的生活中毒和职业中毒。 内科学(第9版) 一、概述 工业上,高炉煤气发生炉含CO 30%~35%;水煤气含CO 30%~40%。在炼钢、炼焦和烧窑等生产过程中,如炉门、窑门关闭不严、煤气管道漏气或煤矿瓦斯爆炸产生大量CO,会导致吸入中毒。失火现场空气中CO浓度高达10%,也可引起现场人员中毒。 日常生活中,一氧化碳中毒最常见的原因是家庭中煤炉取暖及煤气泄漏。煤炉产生的气体含CO量高达6%~30%,应用时不注意防护可发生中毒。每日吸烟一包,可使血液碳氧血红蛋白(COHb)浓度升至5%~6%,连续大量吸烟也可致CO中毒。 内科学(第9版) 二、病因 CO吸入后经肺毛细血管膜迅速弥散,与血液中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COHb。CO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40倍。吸入较低浓度CO即可产生大量COHb。COHb不能携带氧,且不易解离,是氧合血红蛋白解离速度的1/3600。COHb与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部分结合,抑制其他三个氧结合位点释放氧至外周组织的能力,导致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左移,加重组织细胞缺氧。CO与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二价铁结合,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影响细胞呼吸和氧化过程,阻碍氧的利用。 内科学(第9版) 三、发病机制 CO中毒时,体内血管吻合支少且代谢旺盛的器官如大脑和心脏最易遭受损害。脑内小血管迅速麻痹、扩张。脑内三磷酸腺苷(ATP)在无氧情况下迅速耗尽,钠泵运转失常,钠离子蓄积于细胞内而诱发脑细胞内水肿。缺氧使血管内皮细胞发生肿胀而造成脑部循环障碍。缺氧时,脑内酸性代谢产物蓄积,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而产生脑细胞间质水肿。脑血液循环障碍可致脑血栓形成、脑皮质和基底节局灶性的缺血性坏死以及广泛脱髓鞘病变,致使部分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 内科学(第9版) 三、发病机制 急性CO中毒在24小时内死亡者,血呈樱桃红色;各器官充血、水肿和点状出血。昏迷数日后死亡者,脑明显充血、水肿;苍白球出现软化灶;大脑皮质可有坏死灶,海马区因血管供应少,受累明显;小脑有细胞变性;有少数患者大脑半球白质可发生散在性、局灶性脱髓鞘病变;心肌可见缺血性损害或心内膜下多发性梗死。 内科学(第9版) 四、病理 (一)急性中毒 1.轻度中毒 血液COHb浓度为10%~20%。患者有不同程度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和四肢无力等。原有冠心病的患者可出现心绞痛。脱离中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或氧疗,症状很快消失。 2.中度中毒 血液COHb浓度为30%~40%。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幻觉、视物不清、判断力降低、运动失调、嗜睡、意识模糊或浅昏迷。口唇黏膜可呈樱桃红色。氧疗后患者可恢复正常且无明显并发症。 3.重度中毒 血液COHb浓度达40%~60%。迅速出现昏迷、呼吸抑制、肺水肿、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患者可呈去皮质综合征状态。部分患者合并吸入性肺炎。受压部位皮肤可出现红肿和水疱。眼底检查可发现视盘水肿。 内科学(第9版) 五、临床表现 (二)迟发型神经精神综合征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意识障碍恢复后,经过约2~60天的“假愈期”,可出现下列临床表现之一:①精神意识障碍:呈现痴呆木僵、谵妄状态或去皮质状态;②锥体外系神经障碍:由于基底神经节和苍白球损害出现震颤麻痹综合征(表情淡漠、四肢肌张力增强、静止性震颤、前冲步态);③锥体系神经损害:如偏瘫、病理反射阳性或小便失禁等;④大脑皮质局灶性功能障碍:如失语、失明、不能站立及继发性癫痫;⑤脑神经及周围神经损害:如视神经萎缩、听神经损害及周围神经病变等。 内科学(第9版) 五、临床表现 (一)血液COHb测定 目前临床上常用直接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COHb浓度。另外也可用简易方法定性分析,如加碱法:取患者血液1~2滴,用蒸馏水3~4ml稀释后,加10%氢氧化钠溶液1~2滴,混匀;血液中COHb增多时,加碱后血液仍保持淡红色不变,正常血液则呈绿色;通常在COHb浓度高达50%时才呈阳性反应。 (二)脑电图检查 可见弥漫性低波幅慢波,与缺氧性脑病进展相平行。 (三)头部CT检查 脑水肿时可见脑部有病理性密度减低区。 内科学(第9版) 六、实验室检查 内科学(第9版) 七、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吸入较高浓度CO的接触史,急性发生的中枢神经损害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及时血液COHb测定的结果,按照国家诊断标准(GB8781—88),可作出急性CO中毒诊断。职业性CO中毒多为意外事故,接触史比较明确。疑有生活性中毒者,应询问发病时的环境情况,如炉火烟囱有无通风不良或外漏现象及同室人有无同样症状等。 急性CO中毒应与脑血管意外、脑震荡、脑膜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其他中毒引起的昏迷相鉴别。血液COHb测定是有价值的诊断指标,但采取血标本要求在脱离中毒现场8小时以内尽早抽取静脉血。 内科学(第9版) 八、治疗 (一)终止CO吸入 迅速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终止CO吸入。卧床休息,保暖,保持呼吸道畅通。 (二)氧疗 1.吸氧 中毒者给予吸氧治疗,如鼻导管和面罩吸氧。吸入新鲜空气时,CO由COHb释放出半量约需4小时;吸入纯氧时可缩短至30~40分钟;吸入3个大气压的纯氧可缩短至20分钟。 2.高压氧舱治疗 患者在超大气压的条件下用100%氧气进行治疗,可使COHb半衰期缩短,能增加血液中物理溶解氧,提高总体氧含量,促进氧释放和加速CO排出,可迅速纠正组织缺氧,缩短昏迷时间和病程,预防CO中毒引发的迟发性脑病。

版权所有: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2025 客服电话: 0411-88895936 18842816135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