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目录纲要
目录
一、序言 3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 4
(一)指导思想 4
(二)目标 4
三、主要任务 5
(一)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 5
1、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促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6
2、加快制定食品、消费品安全标准,保障人民健康安全 8
3、加快传统产业标准的更新和提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2
4、加快制定高技术和信息技术标准,实现自主创新和跨越式发展 15
5. 加快制定服务领域标准,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谐 19
6、推进公共安全领域标准化工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24
7、制定能源节约和环保标准,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7
8. 积极开展检验检测标准体系建设,减少和应对贸易摩擦,促进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31
(二)加强标准化科研,以科研带动标准化水平跨越式提升 32
1、国际先进标准跟踪研究 32
2、加强标准化工作与科技创新活动结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3
3、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的检测标准研究 34
4、公共安全技术标准研究 34
5、基础公益标准研究 34
(三)加强国际标准化工作,提高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水平 35
1、推进采用国际标准步伐 35
2、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35
(四 )加强标准化基础工作 36
1. 加强标准化技术组织的建设和管理 36
2. 加强标准化信息建设 37
3. 加大标准化宣传和标准宣贯力度 38
四、保障措施 38
(一)加强标准化法制建设 38
(二)加快标准化机制创新 39
(三)加强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40
(四)建立标准化工作财政保障制度 41
一、序言
标准是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是规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制度。标准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制度,在推动技术进步、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生产和生活安全、促进国际贸易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技术指导作用,是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之一。
“十五”期间,我国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长足进步,对于推动技术进步、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产品竞争力和促进国际贸易发挥了重要的技术基础作用。但是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标准化基础建设与研究等方面硕果累累。然而,我国标准化工作还存在问题,突出表现在标准制修订速度慢、标准老化现象严重、标准总体水平偏低、市场急需的标准尤其是高新技术领域标准和体现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标准严重匮乏等。随着形势发展,我国标准的适用性较差,市场竞争力偏低等问题日益明显,已经不能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加快我国标准化事业的发展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标准化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更好地发挥标准化工作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参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并结合标准化工作实际制定《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本纲要。《纲要》纲要主要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考虑,规划未来五年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发展重点,规划未来五年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发展。
一、发展现状
标准化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发生重大变革。“十五”是我国标准化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时期,2001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标准化事业迈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加强了标准化工作的协调和管理力度,形成以国家标准委统一管理,各部门、各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各地方为依托的标准化工作格局。通过国家标准清理,提高了国家标准总体水平和适用性。通过标准项目网上申报、鼓励企业参与制度、标准制定的快速反应机制等一系列措施的出台,使标准化运行机制向公开透明、社会广泛参与、快速反应市场需求的运行机制过渡。
重点产业标准化工作取得新进展。初步建立国家农业标准体系框架,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强化了一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标准的实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对推动农业技术进步、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促进农产品对外贸易发挥了重要的技术保障作用。规范食品安全标准、加速建立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成了标准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五期间还重点加强了装备制造业等传统产业标准化工作,对保证安全生产、提升产业水
版权所有: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2025 客服电话: 0411-88895936 18842816135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