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的职责和权限、管理内容和方法、报告和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本部、分公司、以及直属各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工作。其他联网单位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使用本标准的相关部门、单位及人员要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994.2.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4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国家标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Q/HD 203.01—2007 物资采购管理标准
Q/HD 203.02—2007 招标管理标准
Q/HD 212.07—2007 员工培训管理标准
Q/HD 212.05—2007 网络信息安全应急管理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3.2
硬件系统
硬件系指构成计算机的各种实体机器设备或电子组件,如CPU、内存、屏幕、磁盘驱动器等,及各式的计算机外设设备如打印机、扫描仪等。计算机系统的运作,除了硬件外,还需软件的配合才能完成计算机所执行的工作。
3.3
软件系统
软件就是计算机程序的统称,负责指挥计算机的硬件部份,以完成计算机系统所执行的工作。
3.4
网络系统
通过网络通信线路和设备,将地理位置不同、功能独立的多台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终端设备互连起来,以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上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本程序中网络主要指公司内部信息网络。
3.5 信息
计算机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未经过处理的数据(data)输入至计算机之硬设备,经由软件的运算处理而输出结果,此一结果即谓之信息(Information),数据可能是原始的数字、文字或符号等,而信息的内容则可能是计算后的数字、统计后的图表、排序搜寻后的文字等。
3.6 管理信息系统
它以企业的业务活动为依据,以人员、财务和物资信息流为贯穿其中的主线索,涵盖了企业生产、管理和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实现了生产管理现代化、办公无纸化;保证了指挥决策科学化;提高了生产和管理效率,节约了生产和管理成本,为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提供了可靠保证。在本文件以后的引用中,用电子信息系统代替。
3.7
局域网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是在一个局部的地理范围内(如一个学校、工厂和机关内),将各种计算机、外部设备和数据库等互相联接起来组成的计算机通信网,简称LAN。
3.8
白客渗透测试
是通过真实模拟黑客使用的工具、分析方法来进行实际的漏洞发现和利用的安全测试方法,与工具评估互相补充。
4 职责
4.1 主管领导
审批信息系统建设规划、管理方案及相应人、财、物等资源,对信息系统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4.2 信息中心
4.2.1 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策划、建设。
4.2.2 保障管理信息系统有效运行。
4.2.3 持续改进信息系统的管理。
4.3 相关部门/基层单位
4.3.1 配合搞好部门/单位管理系统的安全运行。
4.3.2 对所使用的信息系统和专业软件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进行评价。
4.3.3 提出本部门/本单位职责范围内信息系统管理软件的功能要求。
5 管理活动的内容与方法
5.1 本标准依据的流程
计算机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流程(见附录A)
5.2 组织机构
5.2.1 信息安全领导小组
5.2.1.1 公司成立信息安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是信息安全的最高决策机构,其设办公室设在公司信息中心,负责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
5.2.1.2 信息安全领导小组下设两个工作组:
a) 信息安全工作组;
b) 应急处理工作组。
5.2.1.3 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的职责主要包括:
a) 根据国家和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有关信息安全的政策、法律和法规,批准公司信息安全总体策略规划、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
b) 确定公司信息安全各有关部门工作职责,指导、监督信息安全工作。
5.2.2 信息安全工作组
5.2.2.1 信息安全工作组组长由公司信息中心的负责人担任。
5.2.2.2 信息安全工作组的主要职责包括:
a) 贯彻执行公司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的决议,协调和规范公司信息安全工作;
b) 根据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对信息安全工作进行具体安排、落实;
c) 组织对重大的信息安全工作标准和技术操作策略进行审查,拟订信息安全总体策略规划,并监督执行;
d) 负责协调、督促各职能部门和有关单位的信息安全工作,参与信息系统工程建设中的安全规划,监督安全措施的执行;
e) 组织信息安全工作检查,分析信息安全总体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