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_1818-2011花果山云雾茶栽培技术规程PDF

yinghua***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栽培技术 栽培规程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大小:173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DF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2/3/21(发布于北京)

类型:积分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ICS65.020.20 B35 D B 32 备案号: 江 苏省地方标准 DB32/T1818—2011 花果山云雾茶栽培技术规程 HuaguoshanYunwuteacultivatingtechnologyrules 2011-06-15发布 2011-08-15实施 发布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2/T1818—2011 前 言 本标准根据NY5244《无公害食品茶叶》、NY5020《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NY/T5018 《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NY/T5019《无公害食品茶叶加工技术规程》的基本要求,结 合花果山云雾茶的栽培实践而制定。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南京农业大学、苏州市现代生态茶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连云港市新浦区林业技术推广站 和连云港博达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南京农业大学、苏州市现代生态茶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连云港市新浦区林业技术推广站 和连云港博达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暄、黎星辉、房婉萍、王玉花、黄启为、张彩丽、徐卿。 I DB32/T1818—2011 花果山云雾茶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花果山云雾茶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花果山云雾茶的栽培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部分。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1767茶树种苗 NY227微生物肥料 NY525-2002有机肥料 NY5020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 NY5244无公害食品茶叶 农药管理条例 3产地环境条件 3.1产地环境 花果山云雾茶产地限定在江苏省云台山地区,海拔400~600m,环境条件应符合NY5020的规定。 新建茶园应选择坡度小于15°的平地和缓坡地等高开垦。 3.2周边环境 3.2.1生产基地周边环境优良,自然植被丰富,基地与交通干线相距50m以上,基地周围3km内没 有直接污染源。 3.2.2茶叶基地与常规农业之间有隔离带,以山、河流、自然植被等为天然屏障,也可用道路、果林 和农作物作为隔离带,隔离带内的植物应按无公害生产要求栽培,茶园周边、茶园与隔离带交界处设置 明显隔离设施。 3.3基地规划 3.3.1基地规划与建设应有利于保护和改善茶区生态环境,维护茶园生态平衡。 3.3.2根据基地的规模、地形和地貌等条件,设置合理的道路和水利配套系统。主道与交通干线连接, 便于机械运输。 3.3.3茶园四周应营造防护林,防护林分隔茶园的面积根据基地的规模、地形和地貌等条件而定,一 般单个防护林茶园单元面积不超过15亩。防护林由乔木型和灌木型风景树种组合配套,乔木型树种2~ 3行,行距2~3m,株距1.0~ 1.5m,前后交错,栽成三角形,两旁栽灌木型树种,以确保防风效果。 1 DB32/T1818—2011 3.3.4茶园四周或茶园区域内不适合种茶的空地进行植树造林,主要道路、沟渠两边种植行道树,梯 壁坎边种树植草。 4栽培 4.1种植 4.1.1茶园开垦 4.1.1.1茶园开垦注意水土保持,根据不同的坡度和地形,选择适宜的时期、方法和施工技术。 4.1.1.2采用机械或人工开垦种植沟,一般宽60~80cm,开挖标准根据单行或双行确定,深50~60cm。 4.1.1.3种植沟内铺入秸秆约10cm厚,再在种植沟内按每亩不少于400kg的标准施入禽畜粪便或商 品有机肥、或按每亩不少于1000kg的标准施入其它农家肥或土杂肥,表层土壤回填,与施入肥料混匀。 4.1.2茶树种植 4.1.2.1选择抗寒性强、适制花果山云雾茶的中小叶茶树品种,可用种子或种苗繁殖。 4.1.2.2采用种苗建园时,实行单行或双行栽植模式。单行栽植时,除窄梯单行外,行距1.2m,株 距15cm左右;双行栽植时,大行距1.2m,小行距30cm,株距20~30cm;坡地应修筑梯田,或就坡 实行等高条植。 4.1.2.3采用茶籽建园时,实行单行或双行穴植模式。单行穴植时,除窄梯单行外,行距1.2m,株 距20~30cm;双行穴植时,大行距1.2m,小行距30cm,株距20~30cm;每穴4-6粒优良茶籽;坡地 应修筑梯田,或就坡实行等高条植。 4.1.2.4根系应离种植前所施底肥10cm以上,种植茶苗根颈离土表距离3cm左右。 4.1.2.5茶苗定植后浇足定根水,立即定型修剪,并覆盖稻草,厚度3~6cm。 4.2土壤管理 4.2.1定期监测 对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定期监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 4.2.2土壤改良 4.2.2.1采用合理耕作、施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结构,耕作时考虑降水条件,防止水土流失。 4.2.2.2幼龄或台刈茶园,宜间作豆科经济绿肥作物,收获后秸秆覆盖在茶行中。 4.2.2.3茶行铺草,每亩用农作物秸秆800~1000kg,覆盖厚度5~10cm。 4.2.2.4禁止在茶园使用土壤化学改良剂、城乡有害垃圾及含氯离子的化学肥料。 4.3茶园施肥 4.3.1平衡施肥 4.3.1.1根据土壤理化性质、茶树长势、预计产量、茶类产品和气候等条件,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 数量和施肥时间,实现茶园平衡施肥,防止茶园缺肥和过量施肥。 4.3.1.2宜多施有机肥料,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配合使用,避免单纯使用化学肥料和矿物源肥料,宜 使用的肥料参见本标准附录A。 4.3.1.3茶园施用的农家肥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有机肥应符合NY525-2002要求,微生物肥料应符 合NY227要求。 2 DB32/T1818—2011 4.3.2基肥和追肥 4.3.2.1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于当年10月上中旬开沟深施,施肥深度20cm以上。每年每亩施饼肥或 商品有机肥不少于150kg或农家有机肥不少于1000kg,根据土壤条件,配合使用磷肥、钾肥和其他 所需营养肥料。 4.3.2.2追肥可结合茶树生长规律进行多次,以化学肥料为主,催芽肥在茶叶开采前15~30d开沟施 入,沟深10cm以上。追施化学氮肥每亩每次施用量(纯氮计)不超过15kg,年总用量不超过60kg, 施肥后及时盖土。 4.3.2.3根据茶树生长状况,可以追施叶面肥,施用的叶面肥必须经农业部登记注册。叶面肥应与土 壤施肥结合,采摘前10d停止使用。 4.4病、虫、草害防治 4.4.1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从茶园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

版权所有: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2025 客服电话: 0411-88895936 18842816135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