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ICS67.140.10 X55 DB32 备案号:43095-2014 江 苏省地方标准 DB32/T 2695-2014 地理标志产品金坛雀舌茶 Product geographical indication-Jintanqueshe tea 2014-07-20发布 2014-08-20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2/T 2695-2014 前 言 本标准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第78号令《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及GB/T17924《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 用要求》制定。 本标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常州市金坛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金坛市茶叶协会、金坛市农林局、金坛质监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映莲、邓九胜、赵蓉、刁菊霞、尹福生、卞国珍、戴曲文。 I DB32/T 2695-2014 地理标志产品金坛雀舌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坛雀舌茶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自然环境、生产及质量要求、试 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金坛 雀舌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02-2002 GB/T 8303-2002 GB/T 8304-2002 GB/T 8305-2002 GB/T 8306-2002 GB/T 14487-2008 GB/T 23776-2009 NY/T 5018-2001 茶 茶 茶 茶 茶 取样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 水分测定 水浸出物测定 总灰分测定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无公害食品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NY 5020 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 SB/T 10035-1992 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8号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5]第15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 3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金坛雀舌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 批准的范围,即江苏省金坛市薛埠镇、指前镇、朱林镇、直溪镇现辖行政区域内,见附录A。 4 术语和定义 1 DB32/T 2695-2014 GB/T 14487-2008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1 金坛雀舌茶 Jintanqueshe tea 产于本标准第3章规定范围内,状如雀舌的绿茶。 5 自然环境、生产及质量要求 自然环境 5.1 5.1.1 金坛雀舌茶产区地处茅山东麓低山丘陵缓坡地带。区内气候温和,空气湿润,植被丰富,生态 环境优美。 5.1.2 5.1.3 茶园土壤多为红黄壤及其变种,土层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呈弱酸性,pH值4.5~6.0。 茶园环境符合NY 5020的规定。 5.2 栽培技术 5.2.1 茶树品种 宜用茅麓种、槠叶种、龙井长叶等少毫型、芽头肥壮、叶形中等、氨基酸含量高的茶树良种。 5.2.2 茶园耕作 5.2.2.1 5.2.2.2 浅耕:在茶树生长季节进行,深度(10~15)cm。 深耕:在秋季茶园停止采摘后进行,深度(20~30)cm。 5.2.3 茶园施肥 5.2.3.1 施肥时期:春茶前施催芽肥,在茶叶开采前(15~30)d进行;秋冬季施基肥,一般在10月 至11月结合深耕进行。 5.2.3.2 施肥种类与方法: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公顷施饼肥或商品有机肥(1500~3000)kg或农家 有机肥15000kg左右,配合使用磷肥、钾肥和其它所需营养肥料,开沟深施,施肥深度20cm以上;追 肥以无机氮肥为主,结合茶树生长状况进行,每公顷每次施用量(纯氮计)不超过225kg,开沟深度10cm 以上,施肥后及时盖土。 5.2.4 茶树植保 按NY/T 5018规定的要求执行。 5.3 鲜叶原料 5.3.1 鲜叶采摘 5.3.1.1 5.3.1.2 采摘时间:15%达到采摘标准开采。 采摘方法:提手采摘。 5.3.2 鲜叶质量 5.3.2.1 以单芽为主,少量一芽一叶初展,且芽叶新鲜、完整,大小均匀,色泽嫩绿,不带鳞片、老 叶、茶梗、茶果及其他非茶类夹杂物。每批鲜叶性状应达到一致。 2 DB32/T 2695-2014 5.3.2.2 鲜叶特级标准:单芽≥90%;一级标准:单芽≥70%。 5.4 工艺流程 鲜叶摊放→杀青→摊凉→理条、整形→干燥。 感官指标 5.5 各级别金坛雀舌茶感官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指标 外形 内质 级别 条索 整碎 色泽 绿润 净度 匀净 香气 嫩香 汤色 嫩绿 明亮 绿 滋味 叶底 嫩匀 扁平挺秀 状如雀舌 特级 一级 匀整 匀整 鲜爽 鲜醇 嫩绿、明亮 均匀 绿 状如雀舌 匀净 清香 较润 明亮 绿、明亮 5.6 理化指标 金坛雀舌茶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水分,% ≤ ≤ ≥ 6.5 6.5 总灰分,% 水浸出物,% 35.0 5.7 质量安全指标 5.7.1 污染物限量指标 应符合GB 2762的规定。 5.7.2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指标 应符合GB 2763的规定。 5.8 净含量 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6 试验方法 6.1 取样、样品制备 6.1.1 6.1.2 取样:按GB/T 8302-2002的规定执行。 样品制备:按GB/T 8303-2002的规定执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