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ICS65.020.20 B31 D B 32 备案号: 江 苏省地方标准 DB32/T1813—2011 醋糟基质质量 QualitiesofVinegarResidueSubstrate 2011-06-15发布 2011-08-15实施 发布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2/T1813—2011 前 言 为了规范醋糟基质质量的要求,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南京农业大学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世荣、孙锦、刘超杰、黄保健。 DB32/T1813—2011 醋糟基质质量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醋糟基质的性状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产品包装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醋糟基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9834-88土壤有机质测定法 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8382-2001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 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LY/T1243-1999森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测定 DB32/T978-2006固体基质电导率(EC值)的测定 DB32/T1143-2007固体基质pH值的测定—饱和浸提法 DB32/T1144-2007固体基质物理性状的测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醋糟基质VinegarResidueSubstrate 以醋厂的废料醋糟为原料,通过堆制和生物发酵形成的新型园艺有机基质。利用该基质可进行园艺 作物的育苗或者栽培。 4醋糟基质的性状要求 4.1物理性状 4.1.1粒径:0.1cm~0.80cm。 4.1.2容重:0.15g/cm~0.30g/cm。 33 4.1.3孔隙度 4.1.3.1总孔隙度:50%~80%。 4.1.3.2大/小孔隙比:1/4~1/2。 4.1.4含水量 30%~35%。 1 DB32/T1813—2011 4.2化学性状 4.2.1有机质含量:大于30%。 4.2.2电导率(EC):0.75mS/cm~2.00mS/cm。 4.2.3pH:5.8~6.5。 4.2.4阳离子交换量(CEC):大于40cmol/kg。 4.2.5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符合GB15618-1995和NY/T391-2000中相关要求。 4.3生物性状 除外观要求色泽一致、无刺激性气味、没有有害微生物和杂草种子以外,还应对其是否存在植物生 长抑制物质进行评价,以发芽指数来表示。 5试验方法 5.1物理性状 参照DB32/T1144-2007中相关部分执行。 5.2化学性状 5.2.1有机质含量:参照GB9834-88执行。 5.2.2EC:参照DB32/T978-2006执行。 5.2.3pH:参照DB32/T1143-2007执行。 5.2.4阳离子交换量:参照LY/T1243-1999执行。 5.2.5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参照GB15618-1995和NY/T391-2000中相关部分执行。 5.3生物性状 取基质饱和浸提液5mL加到铺有2层滤纸的9cm培养皿中,每培养皿放置50粒生菜种子,以去 离子水为对照。25℃发芽,4d计发芽率,测量胚根长度,以发芽指数大于60%为安全,小于60%则判 定为基质中存在生长抑制物质,在生产中不宜使用。发芽指数按式(1)计算: 发芽指数=平均胚根长×发芽种子数/空白平均胚根长×发芽种子数…………………………(1) 6检验规则 6.1检验方法 依据标准规定的和/或引用的检测方法和/或标准进行检测。 6.2合格判定标准 依据本标准基质性状要求的规定,符合该规定要求的判定为合格,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判定为不合格。 7包装和产品说明 产品外包装或相应的产品说明应标明基质原料成分、容重、总孔隙度、大/小孔隙比、pH值、EC 值、CEC值等。标识格式和其他相关内容参照GB18382-2001进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