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_1764-2011南粳45_生产技术规程PDF

changya***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生产技术 生产规程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大小:173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DF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2/3/21(发布于山东)

类型:积分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ICS65.020.20 B22 D B 32 备案号: 江 苏省地方标准 DB32/T1764—2011 南粳45生产技术规程 RulesofOperationfortheProductionTechnology ofJaponicaRiceNanjing45 2011-05-06发布 2011-07-06实施 发布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2/T1764—2011 前 言 为规范南粳45生产技术,提高其稻谷产量和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制》的要求编制。 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志德、杨杰、仲维功、王军、范方军。 I DB32/T1764—2011 南粳45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南粳45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稻谷品质指标、产量、产量结构、生育指标、栽培技 术要点以及收获、干燥、生产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南粳45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部分。 GB1350—2009稻谷 GB4404.1—1996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 NY5115—2002无公害食品大米 DB32/T551—2008无公害稻米产地环境要求 3产地环境条件 应符合DB32/T551—2008。 4稻米品质指标 南粳45稻米品质指标应符合GB/1350—2009优质稻谷三级标准。 5产量指标 (600~700)kg/亩。 6产量结构 手栽稻一般每亩(18~20)万穗,每穗140粒左右,结实率>93%,千粒重(28~29)g;机插稻每 亩(20~22)万穗,每穗120粒左右,结实率95%左右,千粒重28g。 7生育指标 7.1秧苗 手栽稻秧龄(30~35)d,叶龄(5.5~6.0)叶,苗高(18~20)㎝,带蘖率100%,单株平均带 蘖数2个以上;机插稻秧龄(18~20)d,叶龄(3.5~4.0)叶,苗高(13~15)㎝。 7.2分蘖期 1 DB32/T1764—2011 手栽稻栽后(5~7)d始蘖,栽后20d够苗,够苗叶龄(10.0~10.5)叶;机插稻栽后(5~7) d始蘖,栽后25d够苗,够苗叶龄(9.0~10.0)叶。最高茎蘖数为穗数的(1.4~1.5)倍。 7.3拔节长穗期 拔节初期叶色自然褪淡,剑叶露尖时封行,出穗期单茎绿叶数≥6。 7.4成熟期 单茎绿叶数>3。 8栽培技术要点 8.1秧田期 8.1.1秧田培肥 手栽稻:旱育苗床有机肥在播种前60d施用腐熟的厩肥(2~3)t/亩;在播种前(10~15)d施 用速效肥纯氮(6~9)kg/亩,磷(P2O5)(5~7)kg/亩,钾(K2O)(7~10)kg/亩。湿润秧田在播前60 d基施腐熟厩肥(1~2)t/亩,磷(P2O5)(5~7)kg/亩,钾(K2O)(7~10)kg/亩。 机插稻:一般采用双膜育秧,以秧大田1:100备好苗床,播种前(10-15)d上水旋耕耙平做秧坂, 畦面净宽(1.4~1.5)m,沟宽25cm。秧坂做好后排水蹲坂沉实,按畦面规格备好地膜和农膜,并按孔 径(3~4)mm,孔距(3×4)cm打好地膜孔。因土培肥,每亩移栽大田按0.12m备足营养土,播前(20~ 3 30)d,每100kg细土加壮秧剂(0.5~1)kg,拌匀堆闷,培肥调酸。播种前将打好孔地膜平铺于秧 坂,并在地膜上铺好底土。 8.1.2种子处理 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2008规定。旱育秧、湿润秧、双膜或塑盘育秧稻种宜用防治恶苗病和干 尖线虫病等药剂浸种,防止种传病害。也可用专用型种衣剂包衣后播种,药种比按说明使用。 8.1.3播期播量 手栽稻5月上中旬适期播种,每亩大田用种3kg,旱育秧净秧坂播量(35~40)kg/亩,湿润秧净 秧坂播量(25~30)kg/亩。 机插稻5月25日前后播种,每亩大田用种3.5kg,双膜育秧播量20000粒/m,塑盘育秧播量(110~ 2 120)g/盘。 8.1.4苗床肥水管理 8.1.4.1旱育秧 播前窨足底墒水,播后及时覆膜盖草保墒,齐苗后揭膜浇足水,4叶期前保持床土湿润;4叶期以 后以旱管为主,如中午出现卷叶到傍晚不能展开应及时补水。看苗追肥,可追施稀粪水,或喷施(1~ 2)%的尿素液。 8.1.4.2湿润育秧 1叶1心期前保持秧板湿润,1叶1心期后间隙灌水,逐步搁实秧板。苗旺控制灌水,移栽前(5~ 7)d恢复水层。1叶1心期施断奶肥尿素5kg/亩,3叶期施接力肥尿素5kg/亩,移栽前(3~4)d施 送嫁肥尿素(5~6)kg/亩。 2 DB32/T1764—2011 8.1.4.3双膜育秧 洒足底土水,播种完盖好土,完成坂面作业后,随后覆膜盖草,上满沟水,湿润秧坂后排水,揭膜 前缺水补水,保持畦面不发白,(5~7)d后齐苗揭膜炼苗。2叶期前建立平沟水,(2~3)叶期灌跑马 水,以利秧苗盘根,移栽前(3~5)d控水炼苗,以利切块机插。秧苗1叶1心时,亩用尿素(3~5) kg,兑水100倍浇施,作断奶肥。起秧前(2~3)d,亩施尿素(3~5)kg作送嫁肥。 8.2大田期 8.2.1大田整地 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麦草在田间抛撒要均匀,施有机肥于地表,耕翻晒垡,上水后施无机肥旋耕 整平,田面高低相差不超过3厘米。不耕翻,只旋耕的田块,旋耕时田间宜保持表层水,要求旋耕两遍, 保证秸秆和泥土充分拌和均匀,土壤沉实(1~2)d后插秧。 8.2.2栽插规格 手栽稻:行距(25~28)㎝,株距13㎝,每亩栽(1.7~2.0)万穴,每穴(3~4)苗。栽插深度 (2~3)㎝。 机插稻:行距30㎝,株距(12~13)㎝,每亩栽(1.7~1.8)万穴,每穴4苗,确保栽足7万/ 亩基本苗,栽插深度(2~3)㎝,缺穴率严格控制在5%以内,要采取人工补缺。 8.3肥料使用 8.3.1施肥总量 纯氮(20~21)kg/亩,磷(P2O5)(8~10)kg/亩,钾(K2O)(8~10)kg/亩,其中有机肥用量占总 施氮量的20%以上。 8.3.2肥料运筹 手栽稻:纯氮基蘖肥和穗肥的用量比例为6:4;磷肥主要用作基肥;钾肥50%作基肥,50%作穗肥施 用。分蘖肥于栽后(5~7)d和15d分两次施用,第1次用尿素(5~6)kg/亩,第2次用尿素(10~ 12)kg/亩;穗肥在叶龄余数(3.5~3)时施45%复合肥20kg/亩加尿素(3~4)kg,叶龄余数1.5叶 时施尿素(4~5)kg/亩。 机插稻:用肥总量和手插稻相似

版权所有: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2025 客服电话: 0411-88895936 18842816135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