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2019-12-25实施 2019-12-03发布 荞麦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tion of buckwheat DB32/T 3658-2019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ICS 65.020.20 B 3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泰州市农业农村局和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泰州市旱地作物研究所、泰州市农业科学院、成都大学、泰兴市农业农村局、泰 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泰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泰兴市劲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常庆涛、刘荣甫、蒋莹、赵钢、刘军民、王全友、邹亮、陈学荣、陆纪元、徐 娟、蒋建军、黄荣华。 荞麦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荞麦(甜荞)生产的有关定义、产量目标及产量构成、产地环境要求、肥料合理使用 准则通则、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生产管理措施、收获与贮存及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荞麦春播和秋播生产,其它生态条件相似地区引用应因地制宜,参考应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3 粮食作物种子 第 3 部分:荞麦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010 无公害食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产量目标及产量构成 3.1 产量目标 产量目标90 kg/亩~110 kg/亩,高产田块亩产可达150 kg左右。 3.2 产量构成 3.2.1 春播荞麦产量构成 春播荞麦产量构成:大粒品种有效株数8万/亩~10万/亩,株粒数35粒~50粒,千粒重25 g~28 g。 3.2.2 秋播荞麦产量构成 秋播荞麦产量构成:大粒品种有效株数6万/亩~8万/亩,株粒数40 粒~55 粒,千粒重28 g~33 g; 小粒品种有效株数5万/亩~7万/亩,株粒数80粒~110粒,千粒重18 g~22 g。 4 产地环境要求 按照NY 5010 的 规定执行。荞麦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对土壤的要求并不严格。荞麦高产栽培应 选择有机质丰富、结构良好、养分充足、保水能力强和通气性良好的壤土,PH值5.5~6.5,旱能灌、 涝能排的地块。荞麦忌连作,在轮作中比较好的前茬有豆类、花生、蔬菜和玉米等。 5 肥料及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5.1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按照NY/T 496的规定执行。 5.2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按照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执行。在荞麦生产过程中,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在特殊情况下,采用化学防治措施减少各类病虫草害造 成的产量损失。 6 生产管理措施 6.1 耕作与整地 前茬收获后及时灭茬,深耕20 cm~40 cm,整地做畦。畦面要求平整细实,上散下实,畦宽3 m~5 m,畦沟宽30 cm左右、畦沟深25 cm以上。 6.2 适期播种 6.2.1 良种选择 春播荞麦宜选择生育期较短的大粒品种,例如苏荞2号、榆荞4号等高产优质良种;秋播荞麦可选择 生育期较长的小粒品种,例如泰兴荞麦、苏荞1号等高产优质良种,也可选择生育期较短的大粒品种, 例如苏荞2号、榆荞4号等高产优质良种。在高产优质良种中,生育期较长的小粒品种泰兴荞麦和苏荞1 号,不能作为春播荞麦用种。 6.2.2 种子处理 选用纯度、净度、发芽率高、大而饱满的高质量的新种子,种子质量必须符合GB 4404.3的规定。 播前晴天晒种1 d~2 d。播前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 g+600 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0 mL+水300 g,摇匀后拌种子5 kg,拌匀后堆放3 h~4 h再摊开晾干即播,防治荞麦病害(立枯病、疫病等)和地下 害虫(蝼蛄、蛴螬等),兼防鸟类。 6.2.3 播种期 苏中地区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