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生 鲜 知 识 培 训
双汇集团技术中心 王永林 一、肉的定义 广义讲,凡作为人类食物的动物体组织均可称为“肉”。狭义的讲,“肉”指动物的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以及附着于其中的结缔组织、微量的神经和血管。 有关肉的俗语 瘦肉、精肉:去掉脂肪的肌肉组织
肥肉:主要指脂肪组织
红肉:通常把牛羊肉、猪肉称为“红肉”(red meat)
白肉:把禽肉和兔肉称为“白肉”(white meat)
白条肉:家畜屠宰后的胴体
下水:屠宰后的动物体的内脏
禽肉:鸡、鸭、鹅等禽类的肉
野味:野生动物的肉
鲜肉:刚屠宰后不久的肉
冷却肉: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处理,使肉保持低温(0℃-4℃)而不冻结的状态
冷冻肉:经低温冻结后的肉 二、产肉的性能指标 1.屠宰率(dressing percentage)
指胴体占宰前空腹重的百分比。
2.瘦肉率(lean meat percentage)
指瘦肉(肌肉)占胴体的百分比。是反映产肉率和胴体品质的重要指标。我国地方猪种瘦肉率一般在40-50%之间,而良种瘦肉型猪在60%以上,杂交商品猪在55%左右。 3.肥度(fatness)
指肉用畜禽的肥胖程度。指第六与第七胸椎连接处的背膘厚度。
4.肉品质(meat quality)
评定肉品质的指标很多,主要包括肉的颜色、嫩度、保水性能(系水力)、肌肉脂肪含量(大理石状)、肉味和PH值等。 三、鲜、冻猪肉的区别 一般来说,生猪屠宰加工后,猪肉要在0-4℃低温环境下进行一定时间的冷却排酸,也就是肉的自然成熟过程,这个时间一般需要2-3天,经过自然熟成后的猪肉嫩度和风味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加工后汁鲜味美,营养保存最好。
热鲜肉是指传统的凌晨宰杀、清早上市、不经冷却加工的畜肉,屠体僵直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加上牲畜屠宰后自身免疫机能的丧失,为细菌的存活和繁殖提供了条件。
冷冻肉是指将肉置于-18°C以下或更低的温度环境中冷冻并保存的畜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但解冻时营养成分会流失,并且风味也会下降。 冷鲜肉(或称冷却肉)指按照严格的宰前检疫、宰后检验的加工要求,采用科学的屠宰加工工艺,在低温环境下进行分切加工,使屠体或后腿肌肉中心肉温在24hr内迅速降至0 ~ 4°C,并在以后的加工、运输、销售环节中始终保持0~4°C的冷链的一种新型预冷加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