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I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以及市场经济一体化的推进都在
促使着企业不断去探索其经营方向、运营模式、组织形式以及资源配
置等的调整及完善,以此提升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抢占市场份额,
寻求一种企业最适合的盈利模式。作为一个国家及地区系统的重要组
成部分,企业孵化器已进入多元化发展的时期。然而,企业孵化器在
盈利模式还上存在着投资回报率低、融资渠道少、市场运作能力不强
等诸多不足,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提升其盈利能力。为此,
趁着市场迅速发展的时机,孵化器企业应当建立一种科学、合理、持
久的盈利模式,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获得长足发展,实现其社
会价值。这也是当前孵化器企业应当着重解决的问题。
本文首先回顾了企业孵化器、动态能力及其盈利模式的国内外研
究成果;其次,通过分析文献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对企业孵化器、盈利模式及动态能
力的相关理论进行概述,比较国内外孵化器企业存在的差异,并进一
步总结国内企业孵化器现有的盈利模式。第三,以GK孵化器公司为
例,找出GK孵化器现有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总结相关经验教训。
第四,通过分析盈利模式和动态能力的配比关系,从盈利对象、盈利
点、盈利来源、盈利措施、盈利屏障五个方面设计一种基于动态能力
视角的GK孵化器公司盈利模式,并提出保障措施,为进一步探讨相
关的孵化器盈利模式提供理论借鉴及实践指导。
关键词:孵化器,盈利模式,动态
IV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第1章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2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1
1.2.1研究目的...........1
1.2.2研究意义...........2
1.3国内外研究现状..2
1.3.1企业孵化器国内外研究现状...2
1.3.2动态能力国内外研究现状.......4
1.3.3盈利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5
1.4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6
1.4.1研究内容...........6
1.4.2研究方法...........6
1.5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7
第2章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9
2.1孵化器......9
2.1.1企业孵化器的定义.......9
2.1.2企业孵化器的要素.......9
2.1.3企业孵化器涉及的相关理论.10
2.2动态能力12
2.2.1动态能力的定义及本质.........12
2.2.2动态能力的构成维度.13
2.2.3动态能力的形成.........13
2.3盈利模式14
2.3.1盈利模式的定义.........14
2.3.2盈利模式的构成要素.14V
2.3.3盈利模式与动态能力的关系.15
第3章GK孵化器公司盈利模式现状分析及经验借鉴.....17
3.1GK孵化器公司基本概况.........17
3.2GK孵化器公司现行盈利模式.18
3.2.1房地产盈利模式.........19
3.2.2资本运作盈利模式.....19
3.2.3实业盈利模式.20
3.2.4中介服务盈利模式.....20
3.3GK孵化器公司现行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21
3.4国内外孵化器公司盈利模式经验借鉴...........22
3.5GK孵化器公司盈利模式和动态能力的配比关系.....24
第4章基于动态能力视角的GK孵化器公司盈利模式优化设计25
4.1GK孵化器公司盈利模式优化设计的目标和原则.....25
4.1.1优化设计目标.25
4.1.2优化设计原则25
4.2GK孵化器公司转变盈利模式应考虑的决定因素.....26
4.2.1孵化成本.........26
4.2.2盈利模式的长远性.....27
4.2.3互联网技术的发展.....27
4.2.4相关政策支持.28
4.3GK孵化器公司盈利模式框架的优化设计.....28
4.3.1转变盈利对象-聚焦园内外中小微企业.......30
4.3.2转变盈利点-关注孵化市场的动态需求.......30
4.3.3转变盈利来源-租金收入为主转变为增值服务收入...........30
4.3.4转变盈利措施-增加关联活动...........32
4.3.5转变盈利屏障-寻求三大保障...........34
第5章基于动态能力视角的GK孵化器公司盈利模式的保障措施..36
5.1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创新能力...........36
5.2多样化经营,同时大力发展专业孵化器.......36
5.3制定科学的人才策略,增强学习能力...........37
5.4配合政府健全和完善我国孵化器法律体系...37
5.5整合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资源,大力支持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8
第6章结论与展望....39
6.1结论........39
6.2展望.......39
参考文献...........40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所发表的学术论文...43
致谢......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