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摘要
榆林地区适宜种植枣树,由于榆林红枣的品质优良、品种较多近年来红枣
的种植面积逐渐在扩展。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完整的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
产业链,进一步的提升了榆林红枣在国内外红枣市场上的影响力。随着该市红
枣种植面积的增大和随之而来的产量剧增,原本一直隐藏的红枣产业内的种种
局限开始逐渐显现,这些限制极大的制约了榆林红枣产业的良性向前发展,不
能正确反映在红枣产量和价值中合理的对比关系。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1)
营销渠道的缺陷,在整个生产销售过程中前后脱节,不能将红枣的生产和对消
费者体验的提升结合起来;(2)在整个红枣产业中,管理系统处于原始的状态,
粗放条件的运营无法使得产业做大做强;(3)由于红枣树种植区域的分布特点,
造成了产区的资源分散,加上广大农户对规划化管理缺乏认识,不能对产区进
行科学的管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面对激烈的国内外新规则竞争,榆林
的红枣产业急切的需要处理好这些问题,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助力,这为正确的
找到榆林红枣的发展方向,构建好榆林红枣的整体布局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对提出了榆林红枣营销渠道进行整合设计。根据销售能力、信誉、合
作态度和管理能力等标准对营销渠道的成员进行了筛选,选择的成员类型包括
红枣生产者、红枣批发市尝红枣零售机构和政府等四个主要成员。根据商品
的流通能力,物流速率指标,对信息的掌握程度,其他综合水平对渠道成员的
能力进行评价并进行取优。在对榆林红枣营销渠道整合设计标准、成员和指标
体系选择的基础上,对榆林红枣营销渠道进行整合设计。通过交易费用降低、
销售机构优化和构建专业配送中心这三个方面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在此建议实
现的基础上,可以实现对榆林红枣营销渠道的整合设计。
最后对榆林红枣营销的发展提出了建议:1,构建榆林红枣产业集群;2,
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榆林红枣产业集群;3,加快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提
升产业集群的辐射带动力;4,建立榆林红枣营销渠道联盟;5,推进榆林红枣
营销渠道标准化建设;6,实现配送标准化。
关键词:榆林红枣;营销渠道评价;产业发展;整合设计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二十世纪进入第一个十年以来,国内经济迅速发展,这拉动了整个市场需求动
力,我国的农产品交易市场的交易量逐渐攀升。由此引发的我国一直较为封闭的经
济状态向自由市场逐渐靠拢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广大农
户在科学管理理论先天不足的影响,在交易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诸多的限制。当前的
农业生产和营销渠道和高度市场化的农产品交易场间的差距已非常明显,之间的矛
盾也逐渐浮出水面。虽然在最近一些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在注重“三农”问
题,使得我国的农村和农业生产企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对传统的粗放式农
村管理进行了很大的改善,很大程度上使国内的农业产业上升了许多层次。但是,
我们应该认识到,在这种新形势条件下,许多的问题仍亟待于解决,这些问题主要
表现在农产品的种类缺乏多样性,许多产品的生产规模很小,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
也只局限在传统的认识的基础上,广大的农户对农产品营销理念还局限自产自销或
小规模销售的阶段,在与外界竞争时难以形成一致的地区性优势,合力创造出地区
的发展品牌。在国内的经济的大发展的背景下,农产品销售中的种种问题更映衬出
来国内城乡收入差距的逐渐拉大,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性,影响着我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因此,广大从业者应该利用近年来对农业的政
策性优势,乘着政府扶持的东风加快对农村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步伐。目前农产品
销售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产出的产品销售受阻,销售渠道不通畅,这成了农
产品为农户产生利益的重大阻碍,对我国农业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许多障碍,影
响了农户的增收并间接影响了国内的整体消费需求【1-2】。
作为中国独有的经济类作物之一,枣树陕北地区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年
前,几千年来的种植传承在陕北榆林留下的丰厚的历史积累,在黄河附近的黄土高
原上已经成了全国红枣的重点生产区域之一。枣树能在榆林生长这么多年和它耐干
耐寒的特点有着重要的联系,同时作为经济树种,枣树的经济效益也很好,红枣作
为一种兼顾美味和营养和果类早已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欢。近年来榆林市的红枣产
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在对枣树从生产到销售给消费者的整个过程都有了一定的产
业链。但是这初级的产业结构不能满足整个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整个产业
内提升层次的需求。榆林市的工业经济今年来不断地增长,榆林逐渐加快了建设能
源化工基地建设的步伐。对农业的产品结构、生产结构、产业布局进行优化是在建
设新农村的新形势下的重要要求,其中一个为农民创收的重要途径就是发展有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