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摘要
本文主要从筹资者、投资者及政府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中小企业
融资决策的主要因素。介绍了当今主要几种资本结构理论,包括姗理
论、新优序融资理论、代理成本理论以及信号模型理论;对中小企业
债务来源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具有私人性质的银行借款与具有公
开性质的企业债券之间的直接、间接成本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两种
债权融资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对中小企业的影响;运用了各种资本结
构理论、债务来源结构理论对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选择进行了分析,提
出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选择顺序是股权融资为第一选择、银行债务为第
二选择,最后才是企业债券,这种融资顺序的选择更多是因为中国中
小企业治理机制不完善造成的,在分析中国中小企业治理结构之后,
认为只有建立一个完善的企业治理机制,中国中小企业才能根据市场
因素决定融资顺序。
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了不同金融体制对中小企业融资选择的影响。
由单一银行提供中小企业融资选择有软预算约束,由多元银行提供中
小企业融资选择有硬预算约束。当中小企业的不确定性很高时,具有
硬预算约束的企业治理结构比具有软约束预算的企业治理结构能更好
地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分析了政府作为资金竞争者的身份是通过国债
市场体制出来的,这种政府行为经历了二个阶段,一是通过抑制企业
债券市场来保证国债的发行,二是通过注重国债自身建设与完善来解
决国债发行问题。在社会管理者方面,政府行为要考虑企业发行债券
之后,可能出现的破产成本由谁承担,这决定了政府行为模式选择。
政府必须退出市场有效领域,进入市场失效领域,开发性金融有利于
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
分析了为创建初期的高科技企业提供资金并且监督引导创业者成
功渡过起步阶段是金融创新的任务。风险资本市场在中小企业成长中
的作用是解决与中小企业有关的信息和激励问题,引入有限合伙制吸
纳有实力的有限合伙人和培养一批风险投资家,可以加速我国风险投
资业发展。实证研究了信用评级机构作为资本市场的监督人在信用风
险管理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重复博弈可以产生信用,一个社会中
人们缺乏重复博弈的机会,必然会出现低信用度。中国目前的信用评
级无法作为信号传递机制而发生作用,制约了证券市场的发展。只有
保持信用评级机构的独立性,严格控制信用评级机构的数量,加强信
用评级业立法,才能完善中国信用评级制度。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选择,风险投资,信用评级
第一章导论
1.1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
成就,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目前,中国工商部门注册
登记的中小企业总数已超过800万家,占全国注册工商企业总数的99%。它的工
业总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60%、57%、40%和60%,提
供了大约75%的社会就业;中小企业也成为中国技术与体制创新的主体,发明了
我国专利的65%,完成了我国75%以上的技术创新o“。以号称中国“中小企业王国”
的浙江省为例,浙江省中小企业局2003年年终报告,截止2003年12月,全省共
有中小企业107.32万户,从业人员1000多万人,这些企业全年实现总产值206lO
亿元f71】。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系统中最为重要
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实现小康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在中国
社会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中小企业吸收了大量社会劳动力,维持
了中国社会稳定;中小企业是中国大企业的基础,大企业利用中小企业灵活易变、
成本较低的特点,把那些耗费劳动多、技术水平易于掌握、批量小、品种多的零
部件承包给中小企业生产,这可以大量节省管理成本,大企业与中小企业既有分
工,又有协作,各自发挥着自己的长处i中小企业将中国传统生产技艺与现代技
术相结合,生产着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对满足居民
日益多元化的需求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居多,中小企业
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开发、质量管理、产品多样化、流通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具有
竞争优势,中小企业可以促进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在中国,中小企业无论是通过银行借款、股票上市,还是发行企业债券,都
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手续。中小企业通过银行借款进行
融资除了受到所有制身份歧视之外,其手续极为复杂。中小企业必须对未来市场
的状况进行预测,制定出相应的产品开发经营计划,并且还要使银行相信这些计
划是可行的,企业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资产,以便银行确信借款企业有足够的资产
进行抵押或质押,同时企业还应提供详细的用款计划,产品或项目有稳定的利润
来源及现金流,具备还本付息的能力。占全国企业总数97%以上的中小企业占有
的贷款资金不超过20%。股票、债券发行等融资方式几乎与中小企业无缘。发行
债券进行融资在中国是被严格控制的,需要主管部门严格的审批,对发行主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