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专栏 > 论文 > 经营论文 > 战略管理论文 > 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发展战略研究_MBA硕士论文(66页).rar

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发展战略研究_MBA硕士论文(66页).rar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大小:721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5/1/8(发布于浙江)

类型:金牌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
积分:--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摘 要
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是我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秉承“为中小科技企业提
供创业孵化服务”及“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宗旨,致力于寻求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
孵化器发展之路。通过二十多年的孵化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孵化经验,但同时也出现许
多问题。随着《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实施,我国孵化器产业进
入到飞速发展的新时期,在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进行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的
发展战略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

本文首先从宏观环境、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环境、竞争环境三方面分析了东湖创业中心的外部环境,
找到其发展机会和面临的威胁。然后从商业模式和运营机制、资产和孵化能力、核心服
务能力三方面来分析内部能力,总结出东湖创业中心的优势、劣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再
利用 SWOT 分析法,提出四种备选战略方案。为实现品牌建设目标、社会功能目标、
优化服务目标、金融战略目标、专业化目标、网络化目标和国际化目标,东湖创业中心
从总体战略层面上选择发展改善战略和开拓进取战略的战略组合,即利用建设创新型国
家的机遇,不断完善自身的发展,重点提高核心竞争力,利用这种优势,实现东湖新技
术创业中心的跨越式发展。具体到业务层和公司层战略上,实施聚焦战略、差异化战略、
多元化战略和归核化战略。最后提出实施战略方案的具体措施和保障,即积极获得政策
支持、搞好公共关系;搭建投融资平台、开拓多元化融资渠道;优化服务、提高核心竞
争力;转型专业孵化器、建立全国孵化网络、实现孵化国际化;保障具备战略实施的各
项基本条件、建立保障战略实施的监控系统。

关键词: 孵化器 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 发展战略 SWOT

1 绪论
孵化器是发源于美国的一种社会经济组织形式,20 世纪 70 年代,世界各国的孵化
器实践开始活跃起来。在中国,90 年代末期后,孵化器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至
2012 年底,中国的孵化器已过千家,数量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

实践证明,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一种重要的政策工具,已经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中国科技创新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孵化器(Incubator)是发源于美国的一种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在 20 世纪 50 年代时,
美国人约瑟夫·曼库索按照自己的从商经验,开始了这方面的思考及实践,它通过提供
一系列的硬件设施,比如设备和场地,以及提供一系列的软性服务,比如税收、法律、
咨询、培训、融资等,让入驻的企业能实现一定程度的软硬件共享,以此来降低中小企
业创业初期的创业成本和创业风险,从而提高这些刚创业的中小企业的存活率。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及欧洲的中小企业群体开始大量涌现,这为孵化器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市
场需求,之后,世界各国的孵化器实践开始活跃起来。据欧盟 2002 年的不完全统计,
全世界孵化器已经超过 3000 家,至 2007 年底,全世界孵化器的数量已超过 5000 家。

1987 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到科技体制的改革阶段,要求放活科研机构,放活科
研人员。同年 6 月,武汉东湖科技创业者服务中心(即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在武
汉成立,标志我国孵化器事业的开端
[1]
。20 多年来,在国家火炬计划的推动下,科技企
业孵化器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 90 年代末期,各地的政府纷纷加大了对
企业孵化器的投入,中国孵化器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至 2007 年底,我国的孵化器建
设已形成了一定规模,数量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经过孵化器成功孵化的毕业企业已经
成为我国高新技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一种重要的政
策工具,已经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科技部在“十一五”期间孵化器发展报告中曾指出创业中心的主要职能是推动高新
技术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家。它们的服务对象为中小型

版权所有: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2025 客服电话: 0411-88895936 18842816135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