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1
HSE/HX301~502-2012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程序文件
( HSE汇编)
版 本 号:A/ 0
受控状态:
分发编号:
编 制 人
日期
年月日
审 核 人
日期
年月日
批 准 人
日期
年月日
2012-05-5发布 2012-05-05实施
1发布
版本
A/ 0编号:HSE/HX0-2012
目次
页码:1/1
目次2
环境因素、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3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控制程序…14
信息交流控制程序18
运行控制程序……20
噪声控制程序……23
废气废水及扬尘控制程序25
固体废弃物控制程序……27
危险化学品控制程序……28
能源和资源控制程序……28
职业病防治控制程序……28
劳动防护用品控制程序…29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30
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33
版本
A/ 0编号:HSE/HX301-2012
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页码:1/10
01目的
通过建立和保持程序,全面识别公司在施工管理、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的或可望施加影响包括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的环境因素、危害因素,产品和服务等评价不可容许的或重大的风险及重要环境因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并根据公司相关情况的变化及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变化,及时更新危害因素、环境因素,实现对事故和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在施工管理、产品或服务中涉及的所有活动、所有设施、所有人员的危险源辨识、环境因素的识别及重要环境因素和风险的评价、更新与控制。
3职责
3.1工程部
3.1.1负责公司危险源辩识、环境因素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3.1.2负责根据公司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定期和及时评审危险源辩识和环境因素识别的结果,并及时更新。
3.1.3负责指导和协调公司、项目部危险源辩识、环境因素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3.2项目部
3.2.1负责本单位的危险源辩识、环境因素识别及风险评价和控制的策划。
3.2.2负责根据条件的变化,定期和及时评审危险源辩识和环境因素识别的结果,并及时更新。
3.3各部门
负责本部门危险源辩识、环境因素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根据条件的变化及时更新。
4活动描述
4.1工作步骤
4.1.1确定环境因素识别、风险辨识范围。
选择施工现场活动、产品、服务和办公区、生活区。
4.1.2划分作业活动,辨识施工现场活动、产品、服务和办公区、生活区危险源、环境因素,形成《环境因素清单》和《危险源清单》。
4.1.3危险源、环境因素的定性评价。
4.1.4确定《风险清单》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2辨识范围
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产品、活动和服务。
4.2.1所有人员:包括部门和项目内的员工,以及合同方的人员和访问者。
4.2.2所有活动:包括常规活动(指正常的施工生产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如临时抢修等)。
4.2.3所有设施:包括自有的和租用的建筑物、生产用的机械设备、物资材料等。
4.3 识别应考虑的方面
4.3.1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
版本
A/ 0编号:HSE/HX301-2012
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页码:2/10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即当前和过去的、纳入计划的或新开发的项目、新的或改进的产品、过程和服务。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即正常运行条件、关闭与启动条件、可合理预见的紧急情况。
六个方面(向大气排放、向水体排放、废物管理、土地污染、原材料和自然资源使用、社区问题和其它地方性环境问题如热辐射、噪声震动等)。
4.3.2危险辨识应考虑: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七种风险因素(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
4.4风险产生的途径
施工生产一般分为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工程试运转及验收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均存在导致健康、安全、环境事故的显性或隐藏性风险。一般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人的不规范行为、物的不适当状态、环境的不适宜状态及其他方面的不利条件。
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健康、安全、环境的常见风险见附录一。
4.4识别方法:
危险源辨识、环境因素识别方法:询问、交谈;现场观察;
4.6不可容许或重大风险确定
符合下列条件的应确定为不可容许或重大风险:
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
曾经发生过事故,及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的;
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的;
直接观察到的危险,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4.7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
4.7.1是非判断法
a.法规对照法,对照现行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规定,可直接根据违法与否做出判断,一旦出现违法情
b.横向对比法,将能源、资源环境因素的具体指标与同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间水平对比,超过过多,即可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c.纵向对比法,与本企业历史上最好水平对比,如差距过大即可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4.7.2打分法
可依据附录二(三)推荐的测评方法,从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发生频次、法规符合性、社区关注度、可节约程度几个方面自行确定分值。
4.8风险控制方法与措施有以下几种:
a.保持现有措施;即可定为重要环境因素。所采取的措施应与运行经验、问题的严重性、伴随的环境影响相适应。
b.培训与教育;
c.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d.制定管理程序(包括管理规定、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版本
A/ 0
浙江1园
林艺术有限公司
编号:HSE/HX301-2012
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页码:3/10
e.制定应急预案;
f.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所采取的措施应与运行经验、问题的严重性、伴随的环境影响相适应。
4.9管理原则
4.9.1工程部在初始评审的基础上,制定公司的《风险清单》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9.2项目部、各部门根据公司模式,制定本单位的《风险清单》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9.3为保持《风险清单》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信息的有效性,当公司主要经营活动或工作场所发生变化时;新工程开工、当施工阶段施工工艺发生改变、周边环境发生变化时、施工工序及材料发生重大变化时,责任单位应适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危险源辨识、环境因素补充识别、评价,修改本单位的《风险清单》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9.4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应有员工或员工代表参加。
4.9.5《风险清单》、《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作为确定设施需求、风险控制的能力要求和培训需求提供输入信息。
4.9.6负责制定和评审《风险清单》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的责任单位应每年一次对危险源辨识、环境因素识别及风险与重要环境因素控制计划的应用效果进行检查和评审。
5要求的记录
《环境因素清单》
《危险源清单》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风险清单》。
6附录
附录一:工程项目安全健康环境风险
附录二:评价方法
附录一:工程项目安全健康环境风险
1伤亡事故的可能性
由于建筑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条件的不同,工程项目可能发生的伤亡事故十分复杂。根据事故的性质,可能发生的伤害大致可分为:
(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工具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淹溺;(7)灼烫;(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11)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14)火药爆炸;(15)煤爆炸;(16)瓦斯爆炸;(17)其它爆炸;(18)中毒和窒息;(19)其它伤害。
2其它方面的不利影响
(1)季节或气候影响
高温、低温(寒冷)、潮湿、季风、日光炙烤、持续大雾等特殊气候、温度,易对建筑施工健康、
版本
A/ 0编号:HSE/HX301-2012
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页码:4/10
安全、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可能造成员工中暑、食物中毒等。
(2)危险动物及传染病中间宿主
(3)自然灾害
暴雨、洪水、霜冻、沙尘暴、雷击、飓风、地震、山体滑坡等,这些因素均可能导致施工无法正常进行,甚至导致人员伤害及财产损失。
(4)工区的自然环境、地理、地质情况
建筑施工现场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应进行调查、识别的因素至少应包括:
施工区域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地势、地质构造特征;
工区、周围或沿途桥涵、电网、沟壑、丘陵、江河及汛期情况;
工区的交通、电讯、供水条件;
是否为自然保护区,是否有受保护的历史文物古迹,有无珍稀植物、动物,有无鱼池等;
工程所需建设物资、生活用品的提供部门、运输方式;
工区有无有毒有害物质、放射性物质;
施工区域有无地方病、地方多发病;
本地区常年主导风向;
工区地下设备、管道(如瓦斯管道、电缆、自来水管等)的摆放、布置情况等。
(5)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三废”及噪声、机械振动对环境可能产生污染和危害。
(6)工区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包括:
a、工区所属国家、地区,附近居民有无特殊民族风俗、宗教信仰、生活习惯;
b、有无局部战争、地区冲突;
c、生活治安和秩序情况;
d、当地政府、部门的相关要求;
e、应急或需救助时的外部依托,如消防部门距工区距离、联系电话、医疗救护部门具体位置、距工区距离、救护能力、联系电话,治安保障部门距工区距离、联系电话。
(7)相关方的能力
相关方或合同的要求是否超越了自身的承担能力,是否保障基建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环境的承诺、方针和目标实现。
3、各施工阶段主要的职业安全健康环境风险
(1)施工准备阶段主要的职业安全健康环境风险
施工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勘查、选择施工暂设的位置、测量放线、三通一平(水、电、气线路的接通和架设、场地平整)、露营房的拉运和摆放、现场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