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下载文档 |
一、屈臣氏集團歷史:
乾隆22年(1757年),規定中外通商只限廣州,自此四口通商變成一口。清廷設的種種「防夷」限制中,其中有一條就限制外國商人和商船,每年5月至10月才能到廣州貿易,其餘時間只能在澳門居住和停泊。
1820年,一位東印度公司的醫生皮爾森和李文斯頓,因為受清廷限制只能到廣州或澳門,當時澳門的洋人最多,因此兩人決定合夥在澳門開設「澳門藥房」,這家藥房就是屈臣氏的始祖。至於這家藥房有無販賣鴉片,現難考究,不過中國人一直把鴉片當作藥物看待,認為是治痢疾的特效藥。
1828年,「澳門藥房」為擴大服務外國商人,決定到廣州開設「廣州藥房」,廣州藥房曾在1832年建造中國第一家汽水工廠。1843年,廣州藥房把汽水工廠遷至香港,而屈臣先生(Mr.Thomas Boswell Watson)在1855年參與「香港藥房」的經營。1858年屈臣先生的姪子 Alexander Skirving Watson,受聘為香港藥行的藥劑師,1860年正式接管藥房的生意;直到1871年「屈臣氏」(A.S. Watson & Company)才成為正式的商業品牌。1895年,屈臣氏在香港已有35家藥局,1906年,屈臣氏在香港的北角購買土地準備開發,至此屈臣氏大力擴張在香港的事業版圖。
1937年日本侵華戰爭,日本軍隊占領香港並接管「屈臣氏非酒精飲料製造廠」,重新命名為「日本海軍飲料製造廠」;屈臣氏損失慘重,1945年日軍投降後,屈臣氏才陸續收回其經營權,各分店在香港恢復營業。
1963年香港「和記企業」獲得屈臣氏相對多數的股權,當年的重點計劃是開發香港北角的土地,預計屈臣氏的年度收益將超過港幣100萬元。此後幾年,屈臣氏大力投入土地的開發與建設,由於屈臣氏的資產愈來愈多,到了1972年甚至併購百佳超市;其後幾年,屈臣氏陸續購買土地和併購工廠,因而逐漸成為香港財力驚人的企業集團。
1981年,屈臣氏正式被納入香港「和記黃埔集團」下的營利機構,和記黃埔是全球知名的企業集團,以香港為基地,業務遍及全球56個國家,擁有港口、地產、能源、零售、通路等事業。
1987年屈臣氏正式在台灣開店,台灣的第一家屈臣氏開在台北市衡陽路,至2006年為止,屈臣氏在台灣的店數已經達到400家。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w/index.phptitle=%E5%B1%88%E8%87%A3%E6%B0%8F&variant=zh-tw
二、重要年表:
1828
廣東藥房在廣州開業
1963
和記企業收購屈臣氏公司
1841
創辦香港藥房
1972
向Y.K.Lau收購百佳超級市場
1871
正式註冊A.S.Watson&Company(屈臣氏公司)
1981
屈臣氏成為和記黃埔有限公司全資附屬機構
1903
創辦屈臣氏蒸餾水
1987
屈臣氏藥房拓展至台灣、澳門
1937
日本侵華,中國大陸業務停止運作
2004
第三代個人護理商店概念擴展至台灣
1945
屈臣氏於九月一日恢復營業
資料來源:http://www.aswatson/c_corp_milestone.htm
三、個人護理商店簡介:
屈臣氏個人護理商店的前身是中國廣州的「廣東藥房」,為貧苦大眾贈醫施藥。時至今日,屈臣氏的業務已遍佈十三個國家和地區,每週服務的顧客數以百萬計。
多年來,屈臣是以注重品質、勇於創新見稱,透過旗下超過一千五百間分店出售超過二萬五千種產品,包括藥物、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用品,以至時尚精品、零食、玩具等。
屈臣氏一向靈活回應每個市場不斷轉變的消費口味,突破文化和地理區域的界限。於八十年代初期,屈臣氏在香港只有九間分店,但憑著成功的經營策略急速擴展。其門市現遍佈中國內地、香港、台灣、東南亞、歐洲。
屈臣氏近年更致力革新品牌形象,幫助顧客追求「健康、美態及歡樂」的購物體驗(Look Good, Feel Great, Have Fun!)。店舖採用明亮而充滿現代桿的設計,另位顧客提供美容、保健和嬰兒護理諮詢服務。
屈臣氏在亞洲各地均保持長足的發展,不但是該區首屈一指的美容及個人護理零售專門店,更在眾多藥房連鎖店中穩佔領導地位,為顧客提供各式各類的保健產品及專業意見。
資料來源:http://www.aswatson/c_retail_hb_watson.htm
四、屈臣氏集團商標:
資料來源:http://www.aswatson/c_corp_essence.htm
五、屈臣氏環球業務分布圖:
亞洲:俄羅斯、韓國、台灣、澳門、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
歐洲:愛爾蘭、葡萄牙、摩洛哥、西班牙、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瑞士、
德國、奧地利、義大利、波蘭、匈牙利、斯洛文尼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
立陶宛、烏克蘭、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土耳其、以色列
資料來源:http://www.aswatson/c_global_reach.htm
六、集團的經營理念:
團隊合作
與內外人員衷誠合作,為集團締造卓越業績。在追求個人目標的同時,也看
重團隊目標和團隊合作。
實績為本
以滿懷熱誠和幹勁去超越目標與期望,全力以赴去面對種種提高企業效益的
挑戰。
忠心盡責
一言一行皆以公司利益為重,力求自己多走一步,爭取最佳業績。
尊重他人
尊重彼此的差異, 重視不同的觀點。信賴與你共事的人,以獲得同等的尊
重。
熱誠拼勁
以熱誠拼勁為顧客提供稱心滿意的服務,不斷學習改進,精益求精。
理性思維
以合理、務實的方針去實踐業務策略,避免「當斷不斷,反為其亂」。
資料來源:http://www.aswatson/c_corp_essence.htm
七、台灣屈臣氏加盟店組織圖:
八、SWOT分析:
優勢
弱勢
店面規模大
門市據點多
屈臣氏自有品牌
商品多樣化,讓消費者選擇更多
保證價格低廉並有「買貴退2倍差價」政策
十四天退換貨服務
靈活回應市場不斷轉變的消費口味,突破文化和地理區域的界限。
口碑好、知名度高,吸引國內外知名廠商有意合作成為供應商
沒有24小時營業
販賣物品以女性用品居多
缺乏合格的藥師
缺乏專業形象
商品品牌參差不齊
大部分費用消耗在物流運輸方面
機會
威脅
消費者的貪小便宜心態
現代人重視健康與美
消費者重視售後服務
藉由媒體提升企業本身的形象與曝光率。
女性保養品購買率高
消費者購物時注重享受
同業市場競爭:康是美等藥妝店
網路購物愈來愈多
經濟不景氣,人民的荷包縮水
九、五力分析:
採購者的議價能力
通常消費者極為分散,有可能因為逛逛就購買的消費者、較在乎價格的消費者、購買真正需要商品的消費者。現代消費者意識高漲、資訊透明化,比價方便,成為其議價主要原因。
供應商的議價能力
屈臣氏全球分店眾多,可和供應商大量進貨以壓低價格;而自創品牌則是與製造商直接大量訂購供應,也可比他牌同產品價格更低。
新加入者的威脅
因技術層次低,利潤不少,可吸引相關產業轉入之可能性很高。以低價在市場上競爭者越來越多,如網拍、美華泰等連鎖藥妝或小百貨,除了低價,屈臣是以售後服務鞏固其地位。
替代品的威脅
雖然同樣的商品有其他藥局或藥妝店所提供或專業藥師服務,但相對價格及購物品質影響了顧客的消費意願,因而造成威脅。
現有企業的競爭
連鎖藥妝店在市場中快速成長,獲利也高。因此業者在產品提供差異性上進行競爭,屈臣氏推出售後服務;康是美則以藥妝為主,其他連鎖藥局偏向康是美的走向;屈臣氏則像是小百貨和藥妝結合。
十、4P分析:
Product
主要銷售產品以美粧、保健、趣味性商品、食品、生活雜貨及日常用品。販賣寶僑家品(P&G)、聯合利華(Unilever)、花王(KAO)、嬌生(J&J)、日本藥妝、自創品牌、專櫃品牌等旗下產品,並持續引進新商品。商品多達3萬種,並持續增加商品中。提供顧客美容、保健和嬰兒護理諮詢服務。
Price
以大量進貨壓低成本,實行平價策略。區域性比價小組跟區域商店中比價,達到在該區的最低價格。所以有些商品在不同區的店會有不同標價。
Place
以自己的店面銷售商品,2006年3月底,在台分店數達386間,並持續增加店面。
Promotion
(1)促銷手法:
屈臣氏經常透過各種促銷活動推廣自家品牌和贈獎遊戲等,並與各製造廠商本身的宣傳活動互相配合。促銷商品手冊(DM)、店內促銷商品廣播、門市人員的店頭商品、介紹定期舉辦商品促銷活動、周年慶活動、美容、保健和嬰兒護理諮詢服務等。
(2)聯名卡:
與銀行合作推出聯名卡,刷卡結帳就像悠遊卡一樣方便,不需離手,也不用簽名即可完成交易,重要的是,萬一發生盜刷,全數由銀行買單(3000元以下消費)。
獨享每週三紅利點數折抵100%,免費兌換屈臣氏全店商品的優惠;平日(周四到周二)紅利點數20%折抵刷卡金額的優惠,另外還有專櫃化妝品9折以及不定期卡友特價商品、滿額禮等優惠,讓卡友每次消費都有物超所值的感受。
(3)藝人代言及廣告宣傳:
找知名藝人代言,為消費大眾增加說服力,以電視、報章雜誌宣傳「屈臣氏最便宜,買貴退差價」及「買貴買錯都能退換」的訊息,增加消費者對屈臣氏的信心及形象。
十一、促銷與競爭策略:
促銷
(1)屈臣氏層出不窮的促銷招數
招數1:超值換購
屈臣氏推出3個以上的超值商品,在顧客一次性購物滿50元,多加10元即
可任意選其中一件商品,這些超值商品通常
版权所有: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2025 客服电话: 0411-88895936 18842816135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