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专栏 > 论文 > 生管论文 > 生产制造论文 > 基于DEA方法的中国制造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评价研究_MBA论文(66页).rar

基于DEA方法的中国制造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评价研究_MBA论文(66页).rar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大小:8466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8/10/8(发布于新疆)

类型:金牌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
积分:--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摘要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影响重大。而资源配置
效率可以揭示制造业投入产出状况,从而反应经济运行效率。本文运用DEA分
析方法分析2011年我国31个省市制造业各细分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的要素配置效率,并对各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的要素配置效率进行地区间的横向比较。结果表明:大部分省市在制造业
各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中的资源配置是无效的,综合效率受技术和规模因素的影响,有些省市
是因纯技术有效而规模无效导致低的综合效率,有些是纯技术无效但规模有效,
有些省市综合效率低是由于技术和规模都无效导致的。基于实证结果和分析,
本文最后对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要素配置效率、制造业、数据包络分析
1绪论
1.1选题的背景
生产要素再配置对TFP和GDP的增长具有重要贡献。Syrquin(1986)、
Woo (1998)、Ozyurt (2007)等一批学者分别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对此进行了深入的
研究,如Woo (1998)通过对1979年之后的15年间的经济增长率的实证研究得出,
劳动要素在部门间的再配置效应为经济增长所做的贡献仅次于劳动投入的贡献;
Maddison(1998)、Wu(2004)等也认为生产要素再配置对生产率的增长具有重要影
响。姚战琪(2009)认为,要素结构调整和资源再配置是在部门收益率存在明显
差异条件下,影响经济增长和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改革开放至2005年的近30年间,中国GDP年平均增长9%左右,保持着被
世界上称为“中国奇迹”的经济增长率,与此同时,中国的工业经济也在重新调
整空间布局,陶来利、周惜(2007)认为,我国制造业初步形成9大区域产业集
聚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潮海三大城市群,并表现出区域专业化的特
征。文玫(2004),王业强、魏后凯(2007),吴三忙(2010)等学者指出东部地区
是制造业的主要集聚区域。早期的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产业集聚始终能够带来规
模经济,也有一些实证研究表明产业集聚程度和集聚效益成正相关关系,但唐根
年(2009,2010)指出,并非所有地区都如此,某地产业空间的过于聚集可能使
得生产要素过度集中,从而形成了较大的空间负效应,进而削弱甚至抵消结构效
应的优势。
虽然不乏关于中国改革后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效应估计的研究成果,如范剑
勇(2004; 2006),柴志贤、黄祖辉(2008)和陈建军、胡晨光(2008)的研究。
但是,围绕近年来制造业空间集聚、生产要素在部门,特别是地域空间上的要素
再配置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生产率和经济持续增长方面的研究相当缺乏。
本文则是从集聚过度、生产要素拥挤及空间过度失配与效益损失的视角探讨
制造业空间集聚演变过程中各地区、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生产要素流向总体态势及其配置效率变
化特征,探究制造业空间集聚及其集聚效益的内在关系,寻找制造业过度集聚有
损于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提高的相关证据;并对生产要素配置空间错位及由此导致
的效率损失进行评析,希望籍此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1.2选题的意义
制造业是一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它提供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物质产
品,并且在整个工业利润的贡献中占有主导地位。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的
经济发展过程表明,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是提高国家整体生活水
平的支撑,亦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虽然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占世界制
造业的比重不断提高,但发达国家仍起支配作用且新的制造业国际分工模式正在
形成。中国作为一个发展大国且经济处于快速发展与转型时期,那该如何在复杂
多变的国际形势中把握发展的重大契机,发展我国制造业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甚至赶超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是一个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因为尽管自20世纪
80年代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较快,但在规模与效率等方面与发
达国家制造业还存在相对较大的差距。首先,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及附加值低,
目前主要停留在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阶段,而技术密集型产业欠缺,造成劳
动生产率与附加值较低。其次,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薄弱,缺乏具有自
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品牌。目前,我国多数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的核心技术及设备基本依赖国外,
大部分产品因缺乏知识产权而停留在仿制阶段。整体制造业企业技术的开发及创
新能力弱,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及前沿者,因此能够参与国际主流渠道竞争
的产品不多。最后,我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不太合理。大多数企业停留在劳动密
集型产业上,在外贸领域获得相对竞争优势的超过80%的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
高新技术产业中的技术竞争力指数非常低,高新产业占制造业比重也低于发达国
家。最后,中国制造业能源消耗大,对环境污染严重,制造业的能耗占全国一次
能耗的63%,单位产品的能耗高出国际水平20%至30%,全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中67. 2%是由锅炉排放。
制造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
重要因素。现在虽然许多国家倡导与发展知识经济,但知识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工
业经济的发达程度,工业经济是知识经济的物质基础。美国、日本及德国的制造
业是世界上最发达和最先进的,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是最强的,它们始终将
制造业作为立国强国之本,从没忽视过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高度发达
的制造业特别是先进的制造技术已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一个
国家在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上取胜的关键因素。而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发
达国家的发展进程预示着大中型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工业化阶段不可逾越。我
国现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工业,工业产值占GDP40%以上,且每年增长速度比GDP
增速快2%~3%,工业中采掘业由于受资源限制,增长将会遇到瓶颈,因此制造业
依然是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
家都将焦点聚集在制造业上,无疑制造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
色。因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制造业本身占国民
经济的比重较大,而且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它是科学技术水平的集中表现
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载体。纵观世界工业化的历史,众多的科学技术成果都孕育

版权所有: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2025 客服电话: 0411-88895936 18842816135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