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消费方式:以散茶、茶饼为主,出现包装茶。以茶庄为主,超市,批发市场新型销售模式快速发展。茶艺馆逐渐兴起。
茶叶总体消费特点:
(1)南方以绿茶、乌龙茶为主;北方以花茶为主,绿茶为辅。
(2)具有健康及保健功效的茶叶快速发展。
(3)农村茶叶消费将增长迅速。
(4)消费结构由以低、中档为主向以中、高档为主转变。低档茶叶将逐渐被淘汰出市民消费市场。袋泡茶、高端茶等新兴产品发展空间大,市场还未形成。
普洱茶消费情况
20世纪90年代末,萌芽期。普洱茶开始在中国大陆出现,以纪念茶和工艺茶为主,在上流社会流通。
2000-2001年,普及期。云南普洱茶企业开始进入市场,消费主要集中在普洱生茶。市场迅速发展,但人们对普洱茶的认识还很有限。
2001-2002年,发展期。港台茶商进驻内地,普洱茶文化研究和推广宣传展开,普洱老茶成为消费主流,有超过龙井和铁观音的势头。
2003—2005年,扩张期。普洱茶知名度急升,普洱茶生产企业大量出现。消费市场、礼品市场进一步发展,争夺普通消费者。
2006-2007年,泡沫期。几乎每个茶叶经销店都卖普洱茶。大量热钱涌入,部分炒家虚假囤积、炒高茶价。收藏、拍卖市场迅速扩张,消费者盲目跟风。
2007年,冷却期。炒家资本撤出市场,普洱茶热潮冷却,市场迅速萎缩,产量下降,中小型企业纷纷倒闭。
2008年之后,调整期。虽然产量销量降低,但销售区域扩大。茶类消费更趋理性,国内销售区域扩大近一倍。普洱茶进入以品牌为导向、“以喝为主”、以品饮需求拉动产业发展的全新竞争时代。
普洱茶市场发展历史
时间
热度
版权所有: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2025 客服电话: 0411-88895936 18842816135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