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浴场管理知识教程及规范管理制度流程》(93页).rar
游泳池卫生要求
1.PH值:6.5~8.5。
2.浊度不大于5度。
3.耗氧量不低超过12MG/L。
4.游泳水质清澈透明,无污物、毛发。
5.顶层玻璃与墙面干净、整洁、地面无积水。
6.尿素不得超过3.5MG/L,池水温度为22℃~26℃。
7.饮用水无色、透明,清洁卫生,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8.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00个/ML,总大肠菌群不得超过18个/L。
9.休息区地面、躺椅、餐桌坐椅、用具无尘土、污迹和废弃物。
10.游离余氧应保持在0.4~0.6MG/L之间,化合性余氧在1.0MG/L。
游泳池环境要求
1.游泳池环境美观、舒适、大方、优雅。
2.游泳池门口设营业时间、客人须知、价格表等标志标牌。
3.标志标牌应设计美观、有中英文对照、字迹清楚。
4.游泳池、休息区、配套设施整体布局合理协调,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光照充足。
5.室内换气量应不少于30平米/人•h。
6.室内自然采光率应不低于30%。
7.室内应保持在25~30C之间,水温低于室内温度I一2℃左右。
8.室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90%。
9.休息区躺椅、坐椅、餐桌摆放整齐美观,大型盆栽盆景舒适干净。
游泳易引发的疾病
1、结膜炎:是游泳中常见疾病之一,表现为眼红肿、有异物感、疼痛不适等。其中最常见的是由衣原体引起的游泳池性结膜炎和细菌引起的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游泳时最好戴防水眼镜,若游泳后感眼部不适,可点用利福平眼液或0.25%氯霉素眼液进行预防,注意勿用手揉眼或用不洁毛巾擦眼。
2、中耳炎:游泳后,若出现耳朵疼痛,甚至发烧、流脓,那是游泳时带有细菌的水灌入了耳朵。所以,当池水入耳后,可将头向水侧倾斜,或辅以单脚跳动,使其自然流出,切忌用手或他物去抠。为防止池水进耳,最好是戴耳塞。游泳后一旦耳痛,应用复方新霉素或氯霉素甘油滴耳液滴耳。
3、鼻窦炎:跳水及潜水易引起鼻腔进水,并将水带入与之相通的鼻窦。若水质不洁,就能引起鼻窦炎,可出现鼻塞、鼻痛、流粘涕或头痛等症状。治疗时可用1%麻黄素滴鼻液与链霉素滴鼻液交替滴鼻。
4、咽喉炎:多在呛水或吞水后发生,除可出现咽喉不适或疼痛外,常伴有咳嗽。轻者可用多贝尔液含漱或含化消炎含片,重者应及时去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