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专栏 > 数据 > 情报数据 > 研究报告 > 《小学低中年级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DOC

《小学低中年级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DOC

cxdhf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大小:15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13页)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5/4/7(发布于浙江)

类型:积分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低中年级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DOC”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小学低中年级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一、 课题研究背景
  节奏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音乐活动都离不开节奏感,唱歌、跳舞、乐器都离不开节奏感,所以提高孩子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进行音乐节奏感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许多低中年级学生欠缺音乐节奏感,不能操作简单的打击乐,更不能准确地表达音乐的节奏,所以在低中年级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十分重要。
  1.从学生的现状分析
  很多孩子做“两操”时动作跟不上节奏;读课文的时候普遍稀稀拉拉、拖拖沓沓,缺乏节奏的美感和韵味;高年级的孩子唱歌时还要老师声嘶力竭地打节奏往前拉或往回拖……由此我们想到:要提高儿童的音乐素质,首先要帮助儿童建立起良好的音乐节奏感。音乐节奏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和建立起来的,它需要较长的时间,有步骤、有计划地训练和培养。于是,我们决定进行低中年级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的研究。根据“音乐教育的关键期是幼儿时期”、“音乐教育越早越有效”、“音乐教育必须关注早期教育”等观点,我们把研究对象确定在小学低中段,通过节奏感的培养,使学生从小就开始在生理运动器官和思维之间构成一种自由的转换和密切联系的媒介,以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提高儿童的音乐素质,这样教和学都会十分轻松,孩子们也能在音乐中获得更丰富的感受。
  2.中外名人论述分析
  音乐教育家柯达依曾说过:“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们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进而获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德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儿童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也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因此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
  3.从节奏感角度分析
  对于节奏的领悟依赖于肌肉系统的运动和听觉能力,而身体恰恰是体验节奏
  本课题为金坛市教育科学“十二五”立项课题,由金坛市朝阳小学音乐组承担,高慧主持,主要成员有施月琴、李媛媛、刘红梅、周一娴。
  研究周期:2011年2月至2014年10月。 课题博客:chaoyanggaohui.blog.163/
  的最好媒介;节奏感是调控时间片段的连续组合的能力,只能在重复整个身体运动经验之后才能获得,由有形外化转变成无形的节奏感。
  因此我们确定了“小学低中年级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研究”的课题,进行
  探讨与研究.
  二、课题概念界定
  节奏感:是指具有敏锐、敏捷的感受、领会和能正确表达音乐作品的音值相互关系的能力。
  音乐节奏感:是指在用手击拍、划拍的基础上逐渐丢掉“拐棍”,不靠音响、形体动作的帮助,而凭心智及内心的感觉去准确地掌握节拍、节奏。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而节奏感是节奏训练的中心。节奏感是指具有敏锐、敏捷的感受、领会和能正确表达音乐作品的音值相互关系的能力。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培养学生的内心节奏感。应该在用手击拍、划拍的基础上逐渐丢掉“拐棍”,不靠音响、形体动作的帮助,而凭心智去准确地掌握节拍、节奏,可以结合视唱、听音、唱歌、音乐欣赏等进行。
  三、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学生音乐节奏感训练的教学策略,培养低中年级小学生音乐节奏感与音乐

版权所有: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2025 客服电话: 0411-88895936 18842816135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