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第 三 季 度 院 感 小 组 会 议 记 录
地点:内科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陈静 耿玉杰 罗红 杨小琴 李瑱杰 李颖 梁佳 杨莉萍 董红柳
医院感染因素及预防对策
一,慨述: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
和在院内获得而在出院后出现临床表现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
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又称医疗机构获得性感染。
二,医院感染的因素
1 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医院管理者重视医疗而轻消毒轻监测,普遍呈在消毒观念淡薄,专业人员素质较差,有些护
士打针不戴口罩,操作前后不洗手,手术消毒不彻底造成患者术后感染的现象时有发生。有
调查显示,25%的护士说不出常用消毒液的使用浓度。
2 医院感染链的存在:所谓的感染链就是感染源、感染途径、易感人群。随着社会的进步和
科技发展,人类的疾病谱普遍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段提高,新的医疗技术和药品的广泛
应用,使医院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病室内病种区分不严格,
陪护人员多,空气流动差,患者之间由于抵抗力弱,相互接触或室内飞沫间的传播,往往不
易控制,医院又因为要减少消耗,增加收入,不愿投入大量的消毒药品而造成交叉感染。
输血是现代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随着用血量增加,输血相关感染的机会
也大大增加,如献血者带有感染病原体,受血者通过输血而引起感染等。
4 不能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医护人员不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手污
染是造成院内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由于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和污染物品的机会多,易将病原
体通过不洁手传染给其他患者,造成间接污染
随着医院的现代化发展,侵入性诊疗操作如导尿、介入导管、血液与腹膜透析、内镜
检查等无菌操作不严格,所用的器械、工作人员的手、空气等污染或消毒不彻底都会导致院
内交叉感染。如呼吸机相关肺炎、气管插管前无菌的气管,在插管72h 后,气管内 70%出
现菌丛。其次泌尿系统感染,日本广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报道561 例医院感染中 83%是
尿路感染,其中 93%是由留置尿管引起
6 器械相关感染,医疗器械消毒灭菌不合格,不能合理使用消毒产品及消毒设备。
7 仪器与与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精密仪
器的引进及应用,也是造成医院感染的因素。从监测数据看肿瘤占医院感染的20%以上,
化疗占 6%,免疫抑制剂占 4%。大量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也是造成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
不但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而且破坏了正常菌群内部各种微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造成了
菌群失调,使正常情况下不致病的条件致病菌得以大量繁殖,从而引起条件致病菌和真菌的
双重感染。
8 消毒隔离制度不严,输液过程中,很容易因输入的不溶性的外源物质造成输液反应。静脉
输液相关的菌血症常由克雷伯菌属、肠杆菌菌属引起。同时这些菌属很容易在输注液体中生
长。
9 操作不规范,导致锐器伤:采血输液等操作时,由于不规范,造成操作者被感染。.比如,
被采血针头等锐器扎伤而被感染。
三,预防院内感染的对策
1, 医院领导理解和重视的程度决定了医院感染工作发展。医疗护理的大量工作与医院感染
息息相关,医院感染管理是评价医院内涵质量,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医德医风的一项
综合指标,对医疗改革起支持保障作用,对医院质量建设起制约推动作用,要全员参与,
齐抓共管。
2, ,改善医院的布局,使之合理化: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直接避免许多交叉感染,国家明
确了重点科室及传染科、肝炎、肠道诊室的布局和流程,说明建筑布局的重要性。
3,加强监测工作
加强监测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主要措施,监测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医院环境
卫生标准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包括诊室的清洁,病房的清洁,设备的清洁,清洁物与污染
物分别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