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生活垃圾的研究》教学设计
吉林省长白山池西区第一小学校 李淑清
内容分析:
如何认识我们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对学生来说,从调查、研究垃圾入手是简单、可行的方法。每一个学生家庭每天都在制造垃圾、丢弃垃圾,学生也可能实际感受到垃圾问题的严重性,但对于“一天的垃圾有多少?垃圾里有些什么”是模糊的。在这一课中,学生将垃圾进行分类、统计,发现生产生活中产生的的垃圾数量大而且成分复杂,从而意识到生产生活对影响着环境,初步学会对垃圾进行分类的方法,树立保护环境、珍惜美好家园的意识。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类能力,本课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和科学的前概念,引导学生过渡到垃圾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有毒有害等几类。比如:塑料、金属、纸等就是可再生的。有些虽然不能再生,但我们可以废物再利用,为我们再次发挥自身价值,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做很多事情,比如利用废旧电线做成手工作品,利用酒瓶盖儿可做成刮鱼鳞的工具等,通过制作,在学生头脑中树立垃圾弃之为害,用之就为宝的再利用的观念。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人们在生活中会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这些垃圾一经丢弃会给环境带来污染。
过程和方法:调查、统计生产生活中产生垃圾的名称、种类。通过讨论和计算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垃圾的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垃圾,这些垃圾对环境会造成破坏。关注垃圾的去向,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垃圾的分类及对环境的影响。
难点:垃圾的分类。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提前收集家庭一天的垃圾,把垃圾进行分类和称重统计。
2.收集垃圾的相关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
3.教师准备一些河道、湖泊、居民区等被污染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能认识这么多的同学,心里特别高兴,就让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吧。先让我们欣赏几张图片吧,看看这些人都在干什么?
出示课件(清扫垃圾的图片)
二、学习新课
1、关于垃圾的来源认识
我们还在熟睡的时候,环卫工人们就已经开始劳动了,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都在清理这些垃圾,这么多的垃圾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生回答:(略)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每天都在消耗食物,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与此同时也就产生了大量的垃圾。
课件出示出示垃圾图片(商场、工厂、学校、机关、农业、建筑等产生的垃圾)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提炼以下几点:
(1)人们的家庭生活会产生大量的垃圾。
(2)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商场、学校也会产生大量的垃圾。
你们说的可真多啊,使我不由得想起这样的场面。(课件:垃圾图片)触目惊心。
请同学们和我一起看一下,这里边就有我们从咱们市区及学校周边拍的图片。
2.认识垃圾对人类的危害。
(1)谈话: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己既是垃圾的受害者,又是垃圾的制造者,我们看到的图片触目惊心,如此下去我们人类将面临巨大灾难。
(2)学生小组交流。
(3)汇报:对土地的污染;对水源的污染;对大气的污染;传播疾病……
3.生活垃圾的处理
(1)教师总结提炼出:大量的垃圾丢弃后,会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从而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健康。
(垃圾需要科学的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下面请同学们汇报一下各自家庭的垃圾有哪些?你们是怎样处理的?
(2)你们觉得这样处理好吗?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学生自由回答。
(3)请同学们把老师出示图片上的垃圾试着分分类。
小组内讨论一下,你们的分类方法,你们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要把你们的讨论结果记录下来,看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最多。
(4)学生汇报。
d教师给于肯定,对有创意的同学进行表扬,然后总结提炼总结出以下分类方法:
①按是否有毒分
②按材料分
③按是否有毒分
(5)生活垃圾中有75-80%是有机物。它们是蔬菜的根、叶、茎、皮,有变坏的剩饭菜,有树叶、有废纸、果皮、尘土、花草和动物的机体。这些我们先给取个名叫菜草类(有机物)。剩下的20-25%是无机物,它们是废铁、塑料、泡沫、玻璃瓶类,有少量木头、煤灰和坏电器。
三、课堂延伸:
1.对校园内同学们产生的垃圾进行统计,写一封倡议书。
?2.每天这么多垃圾的产生,学校周围的村民是怎样处理的?请同学们去课外调查或学习,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四、总结谈话
1.今天我们学习了垃圾的相关知识,请同学们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2.希望同学们能够正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