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今天的早餐会分享我们邀请到 IFC1000互联网金融千人会创始会长、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 究所所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院院长黄震教授作《中国区块链金融的特点与应用突破 之路》的主题分享! 中国区块链金融的特点与应用突破之路 ——在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双周论坛:区块链与数字货币的演讲黄震 从去年以来,全球掀起了一场对于金融科技的投资热潮。尤其是区块链技术,人们想象它有 近乎包治百病的神奇功能,大肆夸赞和追捧区块链,但目前区块链最主要的应用还是比特币。 这让我想起了五年前的情形,人们认为 P2P这种技术应用到民间借贷领域,可能会解决民间 借贷信息的不对称、运作的不规范、政府监测不到资金的流向等难题。因此我们不遗余力地 推广 P2P技术,特别是 P2P借贷。 但是在过去三年多时间里,P2P借贷领域发生了很多欺诈事件和非法集资等事件,可以说是 乱象丛生,以至于发生了接近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反思这段历史,我曾借用海涅的诗句说 过:“我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 我们在推动互联网金融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规范化建设的时候,也看到了国家及时出台了有关的政策和法 规,尤其是以 26日银监会等四部委出台的《关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管理的暂行办 法》为标志,可以说对 P2P的乱象有了一个清晰的诊断方案,也是一个治疗方案。 P2P的业务模式本身没有问题,出现问题的是它的应用层面,很多平台在应用层面走偏,甚 至盗用 P2P的名义。有的人只是打着 P2P的名义,然而做的不是 P2P的业务,这种情况的 大量发生,那么让 P2P回归信息中介的定位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能够 有效地澄清一些乱象,避免非法集资风险的蔓延与累积。 中国区块链金融的特点 从 P2P发展的教训看区块链以及数字货币的应用问题,我觉得和 P2P发展初期的四个特点 相似: 第一个特点——新 这个技术看起来很新,主要不是说这个技术本身很新,而是对于受众来说感觉很新鲜。 其实区块链也一样,受众觉得很新鲜,但区块链真的不是一个新东西,从它被用作比特币的 底层技术到现在已经有将近十年时间。 另外区块链就是 P2P组网分布式结构一脉相承发展下来的结果。P2P组网的分布式结构大家 耳熟能详,在此基础上后来又发展出全网记帐、智能合约等技术。因此,区块链技术不是凭 空出现,它不是无本之木,不是空穴来风。(石头里蹦不出孙猴子,那是神话) 对于 P2P也是如此,其实 P2P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技术——对等互联,但现在中国大概还有 90%以上的人不足够了解 P2P到底是什么。 所以我觉得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不要又把它弄得玄之又玄,近乎神圣。尤其对于这种新 生事物,我们要让老百姓能够接受,必须要链接他们的老知识。并且对于这种新事物要讲述 清楚它的来龙去脉,以便让大众认识到其实任何新东西都有它的历史渊源,但是现在很多人 认识不清楚,也讲不清楚。 第二个特点——热 现在区块链的热潮已经超过了当年 P2P的热潮。这次热潮中,虽然我几乎处于一个静声的阶 段,但其实我写了好几篇关于区块链的内参和报告,可能也对这个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的发展有一些影响。 现在主要的热也是因为我们舆论的热炒、媒体的热炒和盲目跟风的热炒。这也有点像当年的 P2P。P2P技术本身并没有成为热潮,而是媒体报道过热。 所以当年有人问我 P2P是不是已经有泡沫?我说有泡沫也是在舆论方面,但技术开发方面 还远远不够。今天我们的区块链技术依然如此,另外有一些并没有弄明白的投资者在跟风热 炒。 据说区块链是今年全球最大的投资热点,也是中国最大的投资热点,但是坦率地说,很多人 并没有弄明白区块链的基本原理以及应用情况。所以这种热也带有一种不健康的倾向,如果 再这么热下去,就会“生病”,需要我们适当地保持清醒、保持理性。 第三个特点——乱 现在区块链的乱象不亚于当年的 P2P的乱象,我跟北京市金融局领导交流之后,他表示赞 同,并且希望我在这个方面提前做些工作。我们正在发起中国区块链反欺诈联盟,如果不及 时进行反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