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作业指导书
温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受控文件)文件编号:CDNL-WI06版 次:V1.0发放编号:制/修订: 日期:审 核: 日期:批 准: 日期:
1 目的
1.1指导检测员能正确操作设备,按照标准方法进行温度试验。
1.2依据标准:
1)GB 7000.1-2015《灯具 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第12.4章节及附录D;
2)GB 19510.14-2009《灯的控制装置 第14部分:LED模块用直流或交流电子控制装置的特殊要求》第15.1章节及I.6章节。
2 适用范围
2.1适用于灯具、电子控制装置等温度试验的测试。
3 使用设备
3.1数据记录仪(制造商深圳拓普瑞,型号TP700)。
4 职责
4.1设备操作人员(检测员)负责设备的日常检查、清洁,填写相关使用记录表。
4.2设备管理员组织人员做设备的定期保养、维护,并填写相关记录;负责对使用记录的复核,若设备管理员由于特殊情况无法复核,可由技术负责人指定或受过相应培训的人员进行复核。
5 作业程序
5.1设备的设置
5.1.1面板部件及接线(采集模块插槽)的说明
图1 设备前面板图示 图2 设备背面板图示
背面板部件1:电网电源供电端(带保护接地线),额定输入电压85-265 Vac。
背面板部件5:上位机设置参数见图3。通过电脑的RS232和仪器的RS232口相连,端口可点击下拉框进行选择,波特率默认为9600。
背面板部件6:上位机设置参数见图3。用网线将下位机和电脑相连,在下位机系统设置界面中查看或者修改ip 地址,然后修改电脑本地连接地址,确保电脑和下位机ip处于同一网段内。端口号默认为3000。
背面板部件8:采集模块外接线端,可外接外部传感器输入信号,如K型热电偶等,接线方式见图4。
图3 上位机通信设置参数 图4 外接输入信号
5.1.2按照5.1.1图4的外接输入信号方式,接入K型热电偶。
5.1.3开机直接进入图5“显示界面”,可显示实时测量的温度值,对应选择显示下方按键(触摸或使用对应实体软键)进入各显示模式(包括图6“曲线界面”)。
图5 “显示界面” 图6 “曲线界面”
5.1.4进入“设置”界面,可进入“参数设置”或“系统设置”,可对各通道的接入热电偶类型、显示单位、报警限值、设备本机ip等进行设定。
5.1.5为确认温度的稳定,可进入“曲线组合”选择“历史曲线”,使用游动标线观测各通道的不同历史时间的温度值,可以以此方式确认温度的稳定,本试验要求温度稳定时应小于或等于±1 ℃/h。对于历史数据,可以选择保存导出到U盘,“历史曲线”界面见图6。
图7 “历史曲线界面”
5.1.6以上5.1.3~5.1.5的显示和数据查询功能,同样可通过计算机上位机进行设置查询。此外,上位机增加了实时/历史数据列表、温度显示小数位数选择的功能。
5.1.7热电偶的准备
热电偶正、负极连接可通过点焊、锡焊或绞拧等可靠的方式连接,其内外层绝缘暴露的要求见图8,要求内层绝缘距离连接端(tip)大约1.5 mm,外层绝缘距离连接端大约15 mm。(参考IEC实验室操作规程文件)
图8 热电偶正负极连接
5.1.8监测温度的测量点,使用专用胶水把热电偶连接端直接固定就位,然后用催化剂进行快干处理(30 s内可完成单点的热电偶固定)。
处理的过程需要注意,否则造成温度测量不准:① 热电偶连接端应正确固定到测试点的准确位置,不可过分偏离;② 如果测量点为导电体,需要考虑使用胶水把热电偶连接端与之隔离。
5.1.9为灯具提供工作的电源,要求其提供稳定的规定电压(电压波动±1 %以内)。
5.2测试
5.2.1在防风罩内的温度测量
对规定使用环境温度为ta=25 ℃的灯具、电子控制装置,可在满足GB 7000.1-2015附录D的防风罩内进行本温度试验,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