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为什么购置年金险
一、什么年龄段的人应该购买年金险?
二、有钱人和没钱的人哪个更应该购买?
符合投保规定的所有人都该买
没有答案
为什么给孩子买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一播出就被冠上了“中国版《黑镜》”等响亮名号。
海报上是一个连接着脐带的婴儿手中拿着锁,脑袋被人咬掉一块,细看是母亲的剪影。
这个婴儿是不同孩子的统一象征,他们被“锁”在扭曲的亲子关系中,被极端的母爱所吞噬。
本剧最让人觉得可怕的地方就在于——虽然它设定离奇,故事夸张,但却并非完全虚构。
我们或多或少都能从中看到似曾相识的成长经历。
《妈妈的遥控器》
故事开场,妈妈被迫离婚,面对出轨丈夫在谈判桌上开出的各种条件,她一脸冷漠,沉默半晌之后只狠狠地甩出一句话——“我只要我的儿子”。
就这样,即将初中毕业的纪培伟,成为被丈夫背叛的母亲人生唯一的希望。
但偏偏小伟不怎么喜欢学习,他喜欢画画,一直梦想着去毕业旅行,画下沿途的风景。
为了圆梦,他伪造了高分成绩单,想得到妈妈同意去旅行。
结果,被妈妈发现了。
他刚辩解了一句,就被妈妈劈头盖脸的一顿狠批。
妈妈勃然大怒,不仅直接否决了小伟的旅行计划,还劈头盖脸地抛出了三连质问:“你为什么不替妈妈着想一点呢?为什么不争气一点呢?你觉得你可以考上大学么?”
当晚,母子俩的关系彻底闹僵,小伟觉得妈妈不通人情,妈妈觉得儿子太不听话,不明白自己的一番良苦用心:“妈妈是为你好!”
一个是青春叛逆少年,一个是望子成龙心切的虎妈,如此尖锐的亲子冲突如何缓解呢?
就在母子俩吵架的第二天,神奇的事发生了。这天明明该是星期四,但小伟到了学校之后大家都说是星期三。一开始小伟以为是自己记错了,但慢慢地他发现事情实在邪门——今天发生的一切似乎都和昨天一模一样,撞见同一个人,坐同一辆出租车,说同样的话、给妈妈上交同一张修改过分数的成绩单……
他一直在重复地过同一天,每一天都是礼拜三。
直到第四个星期三的晚上,妈妈终于发话了——“我知道你偷改成绩,如果你再不修正这个错误,你的人生,就会被卡在同一天。”
原来,吵架当晚,妈妈得到一个神奇的遥控器,可以利用它操控孩子的时间。而她一次次把时间倒回去就是为了让小伟认识到的错误——什么时候儿子想明白了,决定交出原本的成绩单了,她才会把他从“时间牢笼”里放出来。
于是我们看到,手握遥控器的妈妈开始不断地“督促”儿子上进:一次上课听不懂没关系,重复听个十次二十次总可以了吧?一次做的不完美也没关系,不断倒带直到做到妈妈满意为止。小到衣食起居,大到精神思想,不合乎要求,就推倒重来。
没错,这种生活光想想就让人崩溃,小伟也从此陷入痛苦的深渊。当他试图反抗妈妈扼杀他的天性时,换来的是更强势的镇压:“再说,就变成二十次。”
被妈妈疯狂控制的纪培伟,遇到了初恋小岚,同样喜欢艺术的小岚,有着和他截然相反的家庭,父母开明,家风开放。小岚仿佛一阵清风,让平日在母亲重压下喘不过气的小伟,有了顺畅的呼吸。
可小岚恰巧是纪妈妈最讨厌的那类女孩,纪妈妈又拿出遥控器逼儿子与小岚一刀两断。
哪怕纪培伟说“如果你按下那个键我会恨你”,纪妈妈还是将儿子这段感情“一键还原”。
纪培伟绝望地跑到小岚家门口,发现小岚已经不认识他了。
承受不了这样折磨的他,开始尝试自杀。却崩溃地发现他连自杀都不行,因为每一次死后妈妈都会按下“倒带键”,让他回到自杀前的那一天。一次又一次,没有沟通,没有安慰,只有无感情地按键。重新复活继续努力。可以说是真正的“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了。
纪培伟累了,他问妈妈:“你到底还要我再死几次?”
妈妈淡定地说:死到你选择活下去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