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力迅 · 小新塘项目推广策略案
金燕达观 · 第一事业部
一个观点
如果靶子有问题,再好的枪法也没用
策略是靶子! 创意是枪法!
一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评价
力迅小懒,是个好枪手,但是靶子在哪里?
所有的结果,背后都有一个原因!
所以,步步为营
第一步,是找准靶子——策略方向
第二步,再研究怎么开枪——创意手法
重建三观
本案的传播策略,基于三个绕不开的判定
因何而生 品牌观
面向何处 区域观
为谁而来 人群观
No.1 因何而生 品牌观
土地,就在那里,是土地上的人,改变了土地的命运!
今天这片土地上,两个气质不同的人,因缘际会!
力迅,与碧桂园
一个精英战士,与一个无敌舰队
这件事,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公布于众?
如果要等到售楼部开放,运用一个发布会的形式来说明,已经太晚了!
有肌肉,就亮出来,
消费者的认知逻辑永远是直线的!
“这个项目是谁开发的”,“啊,是力迅+碧桂园”,第一时间,甩掉部分竞争对手!
何况,这不是偶然的相会,而是合作的第一部作品,后续还有更多精彩
早晚要说,不如早说!曾经你是碧桂园,我是力迅,现在,我们是“碧力组合”!
非常有必要,
在案名上,就要植入这个强大的品牌背书!
No.2 面向何处 区域观
有一种看似永远不会错的区域描述
地处天河智慧城板块,毗邻奥体新城板块
诸如此类的版块不计其数:知识城,金融城,广钢新城
市长听得懂,
不代表市场也能懂!
说人话,你们家到底住哪?
哦,我住番禺,我住南沙,我住东圃,我住增城,我住清远,我住花都·······
谁要说我住CLD,纯属脑子有病!
所以,从现在起,把智慧城、奥体新城
这种很生的概念彻底放在一边!
对着地图讲未来可以这样讲,对于广告,还是算了吧!
竞争格局决定打法
全广东的楼盘几乎都在盯着天河的白领说事、做事。
我们永远都会和番禺、南沙、花都、增城一起抢客。
在这个巨大的包围圈里,只有一个区域概念:是天河还是天河之外。
凡是买在天河的,无论哪个刚需楼盘,都叫品质刚需。
所以天河之内叫瓜分,天河之外才是竞争主战场。
重点是我在天河,而不是琐碎的版块之争!
No.3 为谁而来 人群观
有一种看似永远不会错的人群描述:
天河白领,80-85,年轻、活力、进取的新广州人,城市新贵,年收入15万左右···
这种极度泛滥的描述方式,出现90%以上的文本里,所以基本上一文不值。
如果不能换位思考,将永远停留在表面做无关痛痒的判断,当然更无法走进消费者的内心。
置业动机是什么?
我们恋爱3年了,什么时候结婚? ——王珂,广告人
亲爱的,我不想再搬家了,我们买个房子吧? ——周小燕,客户经理
我们漂泊了这么久,是不是该有个家了? ——谭伟,数据分析师
赶快结婚!买房子,我们帮你! ——XXX的妈妈
请注意,这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对人的问题!一个每天谈恋爱,却从未想过和对方结婚的人,根本不会想到买房子!YOU+ME,从此过日子,所以买房子!
买个房子的背后,有一个组建新家庭的愿望!
但,他们是“品质刚需” 吗?
隐藏在水面之下的购买力:
一个年收入15的白领,要买200万以上的房子,基本上会吓死人,
但是当你把消费者定义为一对人,把你我变成我们的时候,实力就不一般了!
我爸妈+你爸妈=【WE】首付
我的工资+你的工资=【WE】房贷
另一个问题随之而来:
品质刚需的项目也不少,为何选择我们?
这就要研究属于他们的生活形态,他们完全可以去周边无数个版块买房子。
不买,是不想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
不买,是不想因为房子,而牺牲掉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