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中心静脉置管护理
几乎横跨所有的临床科室,在我国85%的护士用
于输液时间>75%
静脉治疗已成为临床最常见、最普遍的治疗
输液时间
已占到住院
治疗时间
的70%
门诊病人
50%
工具多样化
头皮钢针
静脉留置针
中心静脉导管(CVC)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PORT)
概述
中心静脉导管: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
是重症病房、大手术和救治危重病员不可缺少的手段。
解剖
适应症
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
需接受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
需大量、快速输血、补液的患者,可利用中心静脉压测定调节输入量和速度
严重创伤、休克、急性循环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危重病人
手术中可能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患者
需要输注高渗或有刺激性的溶液
进行血液透析、滤过或血浆置换的患者
需经导管安置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禁忌症
广泛上腔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穿刺局部皮肤感染
凝血功能障碍
不合作,燥动不安病人
导管类型
单腔、双腔、三腔、四腔导管
穿刺置管途径
锁骨下静脉
颈内静脉
股静脉
右心房或靠近右心房的上、下腔静脉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刺激性小、成功率高;但固定较困难;导管易于脱出;给病人颈部活动造成不便,一般置管长度为14~18cm。
股静脉穿刺置管由于下肢静脉回流滞缓,易形成深静脉血栓;且静脉靠近会阴部,穿刺部位易污染,感染几率较大;一般置管长度为20~25cm。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由于其解剖标志明显,易于识别;不影响气管插管及人工呼吸;置管后不影响病人活动,便于护理,是中心静脉置管的首先途径。易误伤动脉,造成血、气胸,置管长度为12~15cm。
锁骨下深静脉置管
颈内静脉置管
股静脉置管
锁骨下深静脉置管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热情、主动,耐心细致地讲解置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消除家属的紧张和恐惧心理,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操作过程。同时说明在穿刺过程中及术后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让患者及家属做出选择。
2、了解患者的病史,签《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告知书》。
术前准备
中心静脉穿刺包
1%利多卡因
5ML注射器
肝素盐水
碘伏
。
体位
去枕平卧,头转向对侧
肩背部垫一薄枕,取头低位10°~15°
选择右侧穿刺优于左侧
RIJV与无名静脉和上腔静脉几乎成一直线
右侧锁骨下静脉靠中间,离肺较远,斜角平直
左侧有胸导管,胸膜顶较高
常用锁穿方法
锁骨上路:
胸锁乳突肌外缘与锁骨形成的夹角的角平分线上距顶点0.5-1cm
锁骨下路:
1.锁骨中内1/3点下方1-2cm
2.锁骨中点下方2cm,向内旁开1-2cm
3.锁骨中点下方2cm,向外旁开1cm,
4.锁骨中外1/3点下方2cm
5.三中点法:锁骨中点与腋窝褶皱连线中点,指向锁骨中点
穿刺点图示1B
A
C
A点:锁骨中内1/3点
B点:锁骨中点
C点:锁骨中外1/3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