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系教授、 博导、传播 系主任,研究领域为中外传播思想、人工智 能与哲学、危机传播和媒体融合等,已在国 内外学术刊物发表中英文论文 60余篇,出版 专著两部,译著多部。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为 新媒体传播、国际传播、编辑出版等,已在 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 10篇,含中文核心期 刊(CSSCI)4篇,参与多项国家、省市级课 题,参编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报告2部。 CONTENTS ? 元宇宙并不是特指某种单一的技术或应用,而是指一种基于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混合现实 技术的3D空间、生态或环境。它不是脱离现实世界的异托邦,而是与现实世界的交互混同。 元宇宙技术的本质是“数字孪生”(Digital Twins)技术,即如何通过各种记录型媒介生成 一个现实世界的丰满的数字版本(化身),并在两者之间实现互操作(interoperability)。 ? “元宇宙”体现在多个核心维度(指标)上,包括计算力、响应力、逼真性、沉浸性、互动 性、用户自主性、数字财产保护、数字货币支付等。不同公司在这些维度上的强弱不同( 0- 100)或有所侧重( 1%-100%),但它们都可以是元宇宙公司。所以存在一个“元宇宙率” (Metaverse Ratio)。从广义上说,岩洞壁画、敦煌壁画、口语故事、文字、戏剧、 2D和 3D游戏等都是元宇宙技术,只不过它们的“元宇宙率”不同而已。完全的元宇宙是一条总 在不断退后的地平线,我们可以在多个维度上不断接近它,但永远无法完全到达它。 ? 今天的元宇宙产业仿佛喷气式客机制造业或汽车制造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其背后可能有数 十个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和数万家企业在提供技术支持。这些支持性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和企业既是元宇宙公司,又不是元 宇宙公司,看你如何理解“元宇宙”。 ? 元宇宙概念在今天的提出是互联网技术从 Web1.0到Web2.0到Web3.0之后的自然延伸。其 中包括两次伟大的跃升,即从Web1.0跃升到Web2.0(Leap One),解决了互联网从少数人 写多数人读到多数人读写,和从Web2.0经过Web3.0跃升到元宇宙(Leap Two),将解决 内容生产所有权保护问题以及从符号传播到具身传播的过渡。 ? 在元宇宙空间,用户生产内容(UGC)将会大量出现,但在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支持下,这 些UGC将找到效的商业模式。 ? 元宇宙是记录型媒介(recording media)和传输型媒介(transmission media)快速发展的 必然结果。它不仅是在一端对信息和体验的全息记录,而且是将这一全息记录跨越时空投送 到另一端的传输和再现。 ? 对人际传播而言,我们今天在互联网上进行“符号传播”,明天在互联网上通过身体进行 “后符号传播”,这个“明天的互联网”就是“元宇宙”—— 即扎克伯格说的“具身的互 联网”。这意味着我们在前文字时代的亲身传播 1.0通过今天超强的记录和传输技术,可以 实现“遥在”(telepresence),从而实现传播效率和传播效果俱佳的亲身传播2.0。 ? 元宇宙并非仅仅是像扎克伯格这样的技术公司高管的逐利梦想,而且还是一个伟大的技术和 工程上的创新,如果它得到正确的应用,也是一个能为我们的现实世界带来确实好处的有益 工具。它的应用场景不仅仅在社交和娱乐,而是对制造业、城市规划、零售业、教育、医疗 乃至整个人类世界有着广泛和深远的意义。 ? 元宇宙的应用场景可分为核心层、技术层和环境层。核心层是元宇宙最基本最普及的应用场 景,具有用户覆盖面广、技术实现度高与生活最贴近的特点,满足用户基本的元宇宙生活需 求;技术层是元宇宙的领先场景,具有技术创新性、概念引领性、话语斗争性的特点,是大 型企业与跨国公司角逐的关键领域,也是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