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第四章 风雨季及防雷的施工技术方案
第一节 台风及雨季施工的技术措施
本工程施工计划从2006年5月1开工,2009年9月15日竣工,施工工期为3年半左右,对台风及雨季的防御措施不容疏忽;季节施工时需采取特殊的技术措施才能确保安全生产,进度和施工质量的要求。
1.1雨季施工保障措施
施工期间密切注意天气预报,暴雨及台风来临前和雨季天期间,做好相应防护及加固措施,并按雨季施工排水量的标准规划和建造好施工场地的排水系统。
1)当暴雨来临时,停止受暴雨影响较大的土方开挖、防水层施工、混凝土浇筑作业、钢结构吊装、焊接作业、钢平台爬升、塔吊爬升等工作,做好善后安排,以保安全。
2)如在一般雨天期间,土方开挖除做好排截水措施外还应做好四周抽排水工作,基坑内及其它低洼处用大功率抽水机随时抽至排水管网。当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立即浇筑垫层,避免雨水浸软基底。定期检查基坑坡面,特别是受水流冲刷较强的坡面采取临时支护。钢结构的焊接必须搭设防雨棚。
3)对外脚手架基础进行认真检查加固,施工机械撤出基坑或停放在地形较高、排水顺畅的地方。
4)加强施工电缆、电线的检查加固,对台风暴雨期间不使用的电器设备,将其电源全部切断。采用可靠的手段围蔽水泥库、变配电设备等以防漏雨及水淹。对配电设备设置可靠的防雷装置并设专人看守。
5)由于本工程处于珠江岸边,距离珠江仅100m,在雨季和每年的6月份,要提防珠江水倒灌入工地的排水系统。另外定期检查排水设备及管网的可靠性,增加排泄水通道。按预报雨大小,必要时增设临时排水沟槽。
6)所有机械棚要搭设严密,机电设备有防雨防淹措施。机动电掣箱要有防雨措施,漏电保护装置要安全可靠。
7)在结构施工阶段,注意天气变化,防止雷雨突袭,保证砼连续浇捣顺利进行,施工现场应准备一定数量的彩条布,作为覆盖刚浇筑砼和机具的使用。当雨下大时,应在规范规定可留施工缝的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停止砼的浇筑。
8)雨季砼施工中,及时测定砂、石的含水率,掌握其变化幅度,及时调整配合比。
9)现场四周及道路,仓库和机棚要做好排水,防止受淹。必要时,用草袋装砂围蔽受洪水影响较大的区域。施工便道、料库、机修区段,生活区段及时将水排至低洼处排水管道。
10)及时插入雨水管的安装,并接到室外,不能插入安装的,应在屋顶临时覆盖和砌筑挡水。
11)雨季施工期间,停止室外作业,设专人巡回检查。劳动力应进行统筹安排,晴天先室外后室内,雨天施工室内,尽量避免因雨水影响而产生的窝工现象。
12)风雨过后应对塔吊、井架、排栅和临时施工脚手架等设施认真检查,发现问题整改加固并经专业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2台风施工保障措施
台风季节应特别提高警惕,随时做好防台风袭击的准备。委托气象服务咨询单位,提供近期的天气预报和重大天气变化提前3小时预报服务,设专人收集与管理,做好记录,并负责向各分包单位通知,以便采取有效措施。
气象部门发布暴雨、台风警报后,值班人员及有关单位应随时注意收听报告台风动向之广播,报告项目经理或生产主管。
科学、合理安排风雨期施工,当风力大于6级时,应停止室外的作业及塔吊、爬架的爬升工作,提前安排好各分部分项工程的雨期施工,做到有备无患。
成立台风期间抢险救灾小组,密切注意现场动态,遇到紧急情况,立刻投入现场进行抢救,使损失降到最低。
1.2.1 台风来临本地区前,应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1)加强对临时房屋和临时设施巡回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加以处理。
2)施工用电的电线电缆尽量埋入地下,对露出电缆采取可行加固措施确保不被台风刮断而导致断电。
3)应对高耸独立的机械、脚手架、及未装好的钢筋、模板及钢结构构件等进行临时加固
4)堆放在楼面、屋面的小型机具、零星材料要堆放加固好,不能固定的东西要及时搬到建筑物内。重要文件及物品放置于安全地点。
5)吊装机械在台风来前停止作业,塔吊要收起吊钩,并将回转刹车松开,高空作业人员应及时撤到安全地带。
6)关闭门窗,如有特殊防范设备,亦应装上。
7)熄灭炉火,关闭不必要的电源或煤气。
8)放在室外不堪雨淋之物品,应搬入室内或加以适当之遮盖。
9)准备手电筒、蜡烛、油灯等照明器具及雨衣、雨鞋等雨具。
10)门窗有损坏应紧急修缮,并加固房屋屋面及危墙。
11)指定必要人员集中待命,准备抢救灾情。
12)准备必要药品及干粮。
13)对于钢管柱采取可靠的临时支撑保证其稳定性;
14)对于钢结构上的临时操作平台,要采用可靠的加固措施,防止暴风吹落伤人;
15)未安装的压型钢板不能散堆在楼层上,应临时固定或吊回地面;
16)未与主体结构形成总体刚度的钢结构构件必须采取可靠的临时支撑或拉锁将其与主体结构作可靠联系,与主体结构一起抵抗风荷载;
17)未浇筑墙身混凝土而又已经绑扎完钢筋的爬模系统,必须采用穿心螺栓将其与下节混凝土作牢固连接